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就業就是穩民生、穩發展。上半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698萬人,同比增加20萬人;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中國經濟“半年報”交出了一份就業規模穩步擴大、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農民工就業穩中有進的答卷。
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得益于經濟回升向好。作為經濟的“晴雨表”,就業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增長的質量和速度。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1.7萬億元,同比增長5.0%,這是拉動就業增長的關鍵所在。今年,各地向“新”而行,因地制宜抓落實,畫出“路線圖”、圈出“著力點”,工業實現較快增長,特別是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先進裝備、新型材料等制造行業需求釋放。同時,高技術產業投資持續較快增長,能源生產消費結構持續優化,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專業人才需求旺盛……這些優勢相互促進、疊加放大,使經濟發展具備強勁韌性和充足空間,促使發展新空間“長”起來、就業新崗位“冒”出來,為擴大就業提供有力支撐。
發揮政策“引導力”,保障高質量充分就業。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仍顯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壓力,勞動者求職就業存在一些困難,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任務艱巨繁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從啟動實施先進制造業促就業行動,到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再到落實和完善穩崗返還、專項貸款、就業和社保補貼……眼下,各類促就業舉措正接續落地,形成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強大合力。做好今年的就業工作,尤須把促就業的工作往前做、往深做、往細做,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突出重點、有的放矢,才能以服務硬舉措優化就業軟環境,增強就業的適配性、穩定性,為市場主體蓬勃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就業加持,既要政策先行,更需要實打實的行動。從推出招聘“專列”到組織招工專場;從線上“直播帶崗”到AI模擬面試;從跨省組隊招人到“家門口”招聘……各地廣搭就業舞臺,多措并舉牽線企業與求職者“雙向奔赴”。為準搭建“供需橋”,織密就業服務網,江蘇連云港免費開設職業技能培訓班,為有就業需求的群體提供就業培訓,提升就業技能;廣東廣州啟動“民營企業技能培訓服務季”,賦能添勢助力民營企業提升技能人才隊伍水平……各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增收一戶、帶動一片為目標,加力穩固就業向好態勢。
穩就業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把握時與勢,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不斷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定能以“更穩定的工作”托舉起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
鹽城 周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