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江蘇蘇州:播撒科教種子 收獲創新未來

波士頓“128號公路”,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65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匯聚,科學家、高級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活躍。阿斯利康、賽默飛、諾華、輝瑞等全球知名生物醫藥企業由此匯聚波士頓,造就了一座“基因城”。

獨墅湖畔,一座以研究生城為起點,在“獨墅湖高等教育區”“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的一路升級中,20多年的謀劃與波士頓“基因城”的良性生態循環不謀而合——政府、高校院所、大型企業、創新公司、風投等要素聚合,生動實踐了“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播下科教種子,收獲創新之城。在蘇州工業園區而立之年,創新濃度最高的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再揚遠航之帆——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化,加速駛向“打造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更好服務江蘇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的歷史新坐標。

一條產業發展為核心,高端人才為引領,大院大所集聚為支撐,產學研深度融合為方向的發展之路,指引著“東方慧湖”奔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星辰大海。


獨墅湖


緣起:為產育才育出一條中外“名校走廊”

蘇州堵車,全球缺貨。本世紀初,外資外貿企業在蘇州工業園區加速集聚。產業聚,給園區帶來資金、技術,也催生了一個難題——人才荒。如何迅速培養大量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用腳投票”的外資,向這片產業熱土發出了時代之問。

2002年8月,迎著夏日的熱浪,一輛輛機械鏟車沿著臨時鋪出來的石子路開進了獨墅湖畔,總占地11平方公里的蘇州研究生城奠基。

如今,漫步仁愛路,僅2公里長的道路兩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外名校比鄰而居,形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名校走廊”。8萬名在校大學生在這里學習新知識、探索新世界。等待他們的,不僅有無限可能的未來,還有一塊塊等待開墾的產業“試驗田”。

學校像企業,上學像上班,走進西浦慧湖藥學院,這里緊貼市場的培養模式讓人印象深刻。把藥企藥物研發、技術支持和行政管理職能全部植入教育過程之中,將專業培養課程與場景實踐相結合,這里的學生,熟悉藥企研發、生產、管理全過程,是企業渴求的復合型、即用型藥學人才?!拔覀冃纬闪艘运幤舐毮苣K進行教學的新型教育模式,接下來還計劃在學校里建設一所模擬藥企,徹底打造貫通‘從實驗室到病房’的培養路徑。”西浦慧湖藥學院相關負責人說。

為產育才,是科教創新區崛起的初心和使命。20多年來,產業、教育、人才三種創新資源供求關系自然協調的內在邏輯在這里始終不變:圍繞產業需求,政府牽頭引導高校培養產業人才,企業獲得人才并在產教融合中加速技術創新。其間,33所中外知名院校和15家“國家隊”科研院所集聚,不僅夯實了創新“底座”,也形成了屬于獨墅湖的獨特風景。以對標世界一流的規劃理念、一繪到底的發展定力、持續優化的創新創業生態,打造出近悅遠來的周到服務,誕生了影響深遠的首創成果。

全國首個高等教育國際化示范區,全國目前規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學,全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集聚度最高、獲批教育部國際化合作項目最多、高等教育國際化品牌最響、產學研融合發展活力最強的區域……昔日一鍬鍬掀起的土,變成了當下無數個“第一”“唯一”,科教創新區以20年的蓄力回應了世紀之初的時代之問,助力蘇州工業園區實現從“制造基地”到“創新高地”的華麗轉身。

聚變:產教融合催生三大核心產業集群

為產業辦教育,以人才興產業。產學研用“門對門”的合作中,一條產業發展伴隨著產業園區、高校、科研院所、大平臺和合共生的進階之路,聚變出了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納米技術應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數字產業三大核心產業集群。

2006年,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破土動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成立;2010年,冷泉港實驗室在美國之外的首個分支機構冷泉港亞洲揭牌;2013年,中國醫學科學院系統醫學研究院/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落戶;2014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蘇州藥物創新研究院加盟;2016年之后,一批生物醫藥企業集中登陸資本市場;2022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高等研究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揭牌;2023年,園區生物藥品制品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獲批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18年來,獨墅湖畔已聚集620多家生物醫藥高科技創新企業、近35000名高層次科技人才,形成創新藥研發、高端醫療器械、生物技術三大重點產業集群,累計培育境內外生物醫藥上市企業24家。以獨墅湖畔為“C位”的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二,產業競爭力躍居第一。

“不止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我們的納米技術應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數字產業都沿著這一路徑成長,形成了‘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產業集群?!笨平虅撔聟^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楨說。目前,轄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200家,境內外上市企業43家;截至2023年底,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40家,各級獨角獸及潛在獨角獸企業54家,各級瞪羚企業95家。今年上半年規上工業納統企業中,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分別為98.1億元、72.4億元、40.2億元,創新濃度位居全國前列。

伴著產業集群的聚合、聚變,蘇州實驗室、“一區兩中心”、姑蘇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陸續加盟,科教創新區實現了研發機構、科技人員、研發投入、科技成果“四個90%在企業”,匯聚出澎湃的創新動能。

乘上“東風”,打理萬物。這兩年,科教創新區大模型頭部企業思必馳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迅速“跑馬圈地”。牽頭組織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家長三角優勢企業和科研院所“組團創新”,在思必馳的創新矩陣中,高校、院所、企業以市場機制為紐帶,以自愿互利為原則,不斷激發思必馳的科技創新活力,構建出“十全十美”的AI細分應用場景?!拔覀兿Mㄟ^‘AI+’賦能,將大模型與傳統產業業務流程、產品功能相結合,在新一輪的交互形態變革中助力蘇州制造業轉型?!彼急伛Y研發總監樊帥說。

新篇:三位一體交互遞進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屬于獨墅湖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力量模型”中,高校院所是三方的交匯點,是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重要支撐。聚焦高校院所這一“牽引器”,今夏,一份行動計劃,為科教創新區教育、科技、人才的交互遞進上緊“發條”。

今年6月中旬,《蘇州工業園區推進高等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正式發布。圍繞做精人才引育、做實成果轉化、做優創新生態三大方向,《計劃》制定了九項任務,從一流學科建設、校企聯合培養、產教融合師資隊伍、提升高校創新策源能力、推動高校資源開放共享等方面細化目標。伴著《計劃》的出爐,配套編制的《實施意見》十條具體舉措也同步亮相,以“真金白銀”加速產教融合。

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這又是一份對標世界一流的高水平規劃,將賦能“下一個30年”。

“經過多年發展,我們逐步從跟隨式的逆向創新走向了引領式的正向創新?!队媱潯返某雠_,是我們對自身發展的一次全面審視?!笨平虅撔聟^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莉說,對標頂流高校、尖端科研,科教創新區仍需打牢創新基礎;對標產業高地,科教創新區仍需廣納高峰企業、頂尖人才,增強創新引力;對標一流科創生態,科教創新區仍需筑強協同機制、共生體系。

一份《計劃》,對處在發展關鍵路口的科教創新區,恰是一份方向指引——到2026年,科教創新區力爭高校年培養各類產業適用人才規模達2.3萬人,建設5至8家具有地方、行業影響力的產教融合培養基地,新增緊貼蘇州工業園區戰略發展需求的領軍或創新人才600名,引進和培育高校元素的科技項目300個。

三位一體交互遞進,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精準對接,是把科教創新資源轉化為服務新質生產力最強發展動能的探索實踐,是科教創新區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走在前、做示范”的先試先行。“我們希望通過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以要素的創新性配置和優化組合,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形成與之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搶占發展主動權?!笨平虅撔聟^黨工委書記許文清說。

(蘇報駐園區首席記者 董捷)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