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記者走進龍旗科技本煒3C電子產品項目現場,只見注塑、CNC、涂裝、自動化組裝等生產線上也是一片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在高效有序生產供應華為、榮耀、小米等行業龍頭客戶的訂單產品。
據悉,該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由全球三大ODM供應商之一的上海龍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分三期實施,其中一期于2022年11月開工建設,去年7月部分車間竣工試產,當年實現開票銷售4.6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實現開票銷售5.8億元。”本煒項目總經理助理孟小意告訴記者。
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進程中,亭湖區緊扣“4+1+1”產業體系,建立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等機制,推動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能源、新型交通等主導產業擴鏈強鏈,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建鏈成鏈,建材等傳統產業延鏈升鏈,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鮮明標識度的產業集群正加速成長。
項目支撐,挺起新質生產力之“脊”
連日來,由新洋經濟區招商骨干擔綱的亭湖機器人產業園招商小分隊緊盯一科技公司四足機器人項目,馬不停蹄地進行精準對接、深度洽談。
作為全區未來產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基地,亭湖機器人產業園堅持鏈式招商、集群發展思路,在重大項目招引上力度空前。組建3個專業招商小組、13個招商小分隊,依托新時達、埃斯頓等“鏈主”企業,加強與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深圳人工智能產業協會互動交流,緊盯排定的6個500強企業、主板上市企業及行業前100強企業開展攻堅。目前已成功引進一清創新無人駕駛、連天劍工業機器人、眾程伺服電機等6個項目。
項目是產業的“硬核”,是新質生產力的“脊梁”。基于此,在打造主導產業集群的進程中,全區上下進一步樹牢“項目為王”意識,加快攀高引強,重抓項目攻堅,嚴格落實“三個倒逼、四項機制、三個保障”工作機制,滾動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百日行動”,力促更多重大項目在亭湖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連線成片,為全區發展新質生產力培植更多新增長點。
當下,隨著重大項目引建熱潮持續涌動,全區招商大本營、產業招商專班、招商小組紛紛煥發戰斗狀態,瞄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地區,積極走出去、“敲門”引項目,突出產業鏈招商、引流式招商、資本招商、以商引商,務實高效開展各類專題招商活動,不斷提升招商成效。上半年,全區已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85個、44個、21個。其中,新簽約50億元項目2個、10億元項目6個。
為推動項目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各地、各相關部門條線用好半月調度、月度通報、雙月觀摩、定期集中開竣工等機制,建立重大項目“綠色通道”,第一時間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堵點難題。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主動對接項目,真心幫辦項目,全力做好要素保障。緊盯企業項目全生命周期,做到一個項目、一名掛鉤領導、一張作戰圖、一套工作專班,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
重大項目的集聚效應,在全區多個產業得到彰顯。電子信息產業在立鎧精密等“鏈主”企業的帶動下,產業鏈不斷拉長增粗,鎧杰精工、訊豐精密等眾多企業紛紛落戶、投產,持續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以光伏發電、儲能電池為重點的新能源產業,發揮萬幫儲能等龍頭項目的支撐作用,帶動景創等一批項目形成集群態勢,呈現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鏈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全區今年42個列省市重大項目開工率達95.2%,并新增‘四上’企業120家,工業投資增長100.8%,全市第一。”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袁帥介紹。
創新引領,勁展新質生產力之“翅”
7月24日,上個月剛竣工投產的景創鋰鈉動力儲能電池及新能源智能裝備制造項目現場,處處呈現新姿勃發的朝氣。
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擁有全自動攪拌機、全自動裝配線、高精度連續輥壓生產線等生產設備約680臺(套),可年產3GWh工程車輛電池系統集成、新能源材料隔膜5000萬平方米、新能源智能設備3000臺(套)。
“只有在科技創新上下功夫,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并逐步攀登行業制高點。”基于這一認識,景創儲能經區科技局等部門牽線搭橋,聯合四川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和研究院,組成50多人的專業研發團隊,研發范圍覆蓋正極鈉離子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水系特殊粘接材料等多個領域。“我們的正極水系配料技術全球領先,是國內唯一掌握以‘去離子水’代替‘NMP’生產工藝的企業。”江蘇景創鋰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需要介紹。
著眼于靶向化、精準化、立體化打造優勢特色產業,亭湖區在促進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精準銜接與深度融合上不遺余力,不斷放大科技創新的“引領效應”和“催化優勢”,全方位提升產業競爭力、搶占市場制高點、贏得行業話語權。
為此,亭湖區把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第一動力,緊扣綠色低碳發展主線,扎實開展“科技創新攻堅年”等活動,切實提高創新首位度,全力塑造區域發展新優勢。同時,加強產業鏈協同創新,建立產學研和產業鏈創新鏈共生體系,支持龍頭企業與行業“旗艦”、科研機構、高校院所攜手打造創新聯合體,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健全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力促更多成長型企業做大做強、集群成鏈。
“得益于科技創新體系的強勁加持,全區新質生產力持續迸發,今年上半年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家、智能示范工廠4家、5G全鏈接工廠1家,高企培育入庫企業、技術合同登記交易額同比翻番,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159.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3%。”區科技局局長梅月華說。
這些日子,雙碳服務基地項目備受關注。該項目利用鹽城環保科技城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具有強大科技創新力與市場輻射力的載體平臺。重點聚焦服務輸出,系統提供碳核查、碳管理、綠色金融和減污降碳等服務,致力打造輻射長三角、全國有影響力的雙碳技術和服務集成示范基地。
“當前,基地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全面鋪開產業鏈項目內培外引,未來還將通過零碳園區建設、綠色電力使用等有力舉措,為亭湖區在鹽城高質量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中爭當示范區作出更多貢獻。”雙碳服務基地業務運維負責人王軍純表示。
環境助力,點亮新質生產力之“光”
“沒想到在亭湖辦理手續這么便捷、高效……”這些日子,集炎(江蘇鹽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法人程正不止一次和外地同行這樣說。
不久前,程正來到區政務服務大廳企業開辦專區,辦理企業變更手續。本來他還有些擔心,生怕手續繁瑣,需“一次次跑腿”。出乎意料的是,企業變更“一件事”專窗工作人員耐心地全程提供幫辦指導,讓他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部辦理完成,感受到“一件事一次辦”的便利。
這只是亭湖區優化營商環境,培大育強特色產業、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亭湖區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加大行政審批等領域改革力度,發揮數據局等部門職能,持續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同時,積極推行“一窗受理、一站服務”等創新舉措,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幫助越來越多企業得以順利落地、快速發展。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亭湖區深化“容缺預審”機制,積極為企業提供事前業務輔導服務、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上半年,區數據局累計辦理各類投資審批業務348件、建設審批類業務82件。開展“助企快辦”專項行動,通過事項模板化提升企業辦事效率,為全區30個重大項目量身定制“一案一策”推進方案,減輕企業負擔。開展低風險簡易審批,助推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達效。
不僅僅是行政審批領域,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這個“核心命題”,亭湖區在重抓企業運行上始終一著不讓、全力以赴,以精準化、全程化、“菜單化”服務全方位為企業紓困解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產業生態。各級黨員干部結合“進千企解難題、穩增長促轉型”等活動,常態化深入企業一線幫助剖析發展短板、化解瓶頸制約,推動服務聚焦、要素聚合、發展聚力、產業聚集。
今年以來,全區上下服務企業力度進一步加大,區領導掛鉤服務重點工業企業和億元新增長點項目,區直部門科級干部掛鉤服務規上工業企業,各板塊科級干部和業務骨干掛鉤服務中小微企業,以實際行動積極排憂解難、添力賦能,全區各地工業企業呈現出喜人的發展態勢。
孫成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