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鹽都臺創園三灣村的人居環境發生很多新變化:蟹塘周邊的雜草垃圾不見了,公共綠化帶里的雜物被清理干凈……這些事不是村里雇人做的,而是村民主動為之。
如何激發村民主動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去年,鹽都區選擇21個治理基礎條件較好的村(社區),試點開展鄉村治理積分制,探索鄉村治理新方式。
一年多來,全區累計發放積分19.4萬分。通過積分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由“村里事”變成“家家事”,有效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推動基層治理向“智理”邁進
三灣村村民仇得生住在新型農村社區,8月2日,他頭頂烈日,花半個小時清理了新型農村社區部分公共綠化帶里的雜物?!凹依锏奶锒剂鬓D了,我在家也沒事做,就把公共綠化帶里的雜物清理干凈?!背鸬蒙f,“這樣不僅做了好事,還得到了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在村里的積分超市兌換日用品?!?/p>
三灣村工作人員孟迎春在鹽都區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平臺上,給仇得生積了10分?!胺e分制以家庭為積分單位,包括鄉村建設、人居環境、家庭美德、移風易俗等9大類46條積分細則?!?/p>
為了讓積分制運用更便捷、功能更齊全、作用更多元,鹽都區農業農村局聯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鹽城分公司,開發鹽都區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平臺,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現代化。
農戶檔案、積分細則及流程全部被搬到線上,同時加入“主動報、隨手拍、鄰里評、村委查”等四大功能模塊,按戶建立積分動態管理檔案,村民通過微信小程序或者App在線上就可以使用積分申請、獎勵兌換等功能。平臺上線以來,累計注冊用戶已超1.5萬人。
“隨手拍”是發動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有效途徑?!捌脚_工作人員對群眾上傳到后臺的農村人居環境問題定期定向進行交辦并及時反饋整改結果?!丙}都區農業農村局分管負責人陳明說,截至目前,整改反饋群眾“隨手拍”問題4978件。
善行有“分值”更有“價值”
三灣村一組村民孟義龍今年71歲,雖已年過古稀,但是身板硬朗,是個閑不住的人,也是個熱心腸。
離孟義龍家不遠處有一處廢塘,不時有施工隊將建筑垃圾傾倒在那里,孟義龍就見到過幾次,每一次他都及時阻止。
“今年6月的一天下午,我騎電瓶車,遠遠就瞧見一輛大貨車停在那里,準備將垃圾卸下來。”孟義龍立刻叫停他們,也及時告知了村里,村里給了他積分獎勵。
秸稈禁燒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有力舉措。今年6月麥收時,孟義龍主動申請,騎著電瓶車四處轉悠,到處查看有沒有人偷燒秸稈。
“今年我們組沒有一戶燒秸稈的,做到了‘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這背后孟爹爹沒少出力?!比秊炒寰W格員孟飛說。
肥皂、殺蟲劑、晾衣架……這些日用品都是孟義龍從鄉村治理積分超市兌來的。
試點村(社區)依托超市或將村部空閑的房間改造成鄉村治理積分超市,群眾手里的積分卡直接變身為購物卡。
建設積分超市的資金從何而來?以“村級自籌+社會捐贈+區級獎補”的資金統籌模式,試點村(社區)多途徑整合資金渠道,為積分制開展提供堅實的經濟支撐。
三灣村的積分超市就在村部里,超市內的所有商品直接以積分標價。三灣村黨總支書記陳樓說:“積分制讓村民的善行有‘分值’更有‘價值’,是對大家積極參與鄉村治理的肯定和回饋?!?/p>
從“臺下看戲”變成“臺上唱戲”
農家屋前,看翠綠環抱,聽流水潺潺。三灣村村民孟玉英家住東干河邊上,一出門便能欣賞到“村在水中、房在綠中、人在畫中”的風景?!叭绻l現東干河里有雜物,我們都會主動打撈上來。即使沒有積分獎勵,這一河碧水,我們也得守護好。”
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轉習慣、以習慣化新風。啟動積分制試點以來,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主人翁意識逐步增強。
陳樓說起今年二月一場大雪后發生在三灣村的暖心故事。“當時路上的積雪很厚,掃雪的隊伍里除了我們村干部和道路保潔員,還有很多村民。他們拿著工具,主動加入掃雪隊伍。天氣雖冷,但是大家干得熱火朝天,積雪很快被清掃干凈。我們也給主動掃雪的村民在平臺上積了分?!?/p>
積分制融入鄉村治理,進一步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也讓文明鄉風吹進千家萬戶。很多村民不再是“臺下看戲”,而是變成“臺上唱戲”。陳樓算了一筆賬,積分制開展以來,三灣村在人居環境整治這塊的開支較以往大幅減少。
眾人拾柴火焰高,三灣村的人居環境也有了質的變化。今年,三灣村入選江蘇省第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名單。
在積分制的激勵引導下,看得見的變化是很多村的村容村貌從“一時美”變為“持久美”、從“一處美”變成“處處美”,看不見的變化是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向上向好的良好風氣正慢慢形成。
在龍岡鎮張本村,村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鄰里關系更加和睦;在秦南鎮涇口村,村民不僅自覺地保持環境衛生,還積極參與村里組織的各種活動,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和家風傳承……下一步,鹽都區將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拓展積分應用領域,真正用活用好“小積分”,積攢鄉村治理“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