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首次在中央層面系統部署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工作。8月15日是我國第2個全國生態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也是今年全國生態日的主題。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正成為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行動。
綠色轉型共創美麗中國,產業升級構建生態未來。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順應全球綠色發展大勢和新一輪科技革命,積極推進經濟、能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效益,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大綠色發展動能。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我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新能源產業已具備良好發展基礎,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能源產品在技術水平、制造成本和市場規模等方面已具備顯著比較優勢,在國際市場上形成了強大競爭力。
科技創新引領時代潮流,綠色生活開啟美好未來。加快綠色科技創新,是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實現綠色發展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我國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綠色技術已取得長足進步,覆蓋節能、環保、可再生能源等諸多領域,部分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要進一步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助力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不斷鞏固提升我國綠色發展優勢,讓科技創新更好為美麗中國建設賦能。
資源節約夯實生態根基,綠色發展描繪美麗藍圖。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和最具競爭力的清潔能源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下降到了56%、我國汽車市場7月起正式進入新能源車占主導地位的時代……近年來,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新時代10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超過6%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節約優先的方針,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如今,一些綠色工廠、近零碳園區開始發揮示范效應,各類平臺、公益機構等創新性提供更多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公眾參與綠色低碳活動熱情高漲,中國的綠色低碳行動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