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醫共體,患共享,江蘇69個涉農縣區全面覆蓋

為了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真正解決好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聯通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補齊了農村衛生這一最大短板,患者在家門口同時享受三級醫療服務。目前,江蘇省69個涉農縣區共組建157個縣域醫共體,已實現醫共體建設縣區全覆蓋。2023年,全省由二三級醫院下轉患者較去年同期增長13.8%,由基層上轉患者較去年同期增長2%。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在東臺市召開東部地區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政策培訓暨經驗交流會,在全國推廣江蘇東臺經驗做法,現代快報記者來到該市多家醫療機構進行了探訪。

“診”有質量,專家線上例例把關

在東臺市數字健康駕駛艙,記者看到了一張巨大的“健康網”。十塊大屏上,集中審方中心、影像云診中心、藥物配供中心、健康隨訪中心等十大中心的數據一覽無余,東臺市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打通了醫療機構之間的“圍墻”,織起了居民就診、檢查、治療、拿藥的全過程,讓看病變得更容易,讓健康貫穿全生命周期。

“這名51歲的夏女士因為焦慮就診,這家醫院開具的處方含有適應癥不適宜的藥物,因此被我們攔截。”在集中審方中心的大屏上,工作人員展示了剛剛出現的一例問題處方。記者看到,該處方首先由系統預審質疑,繼而由藥師復審,在保證效率的同時提高了安全性。該中心覆蓋全市432家基層醫療機構,日均審方1.3萬張,將全市處方合格率提升到了90%以上,解決了基層醫療單位藥學人員短缺、藥學服務能力相對薄弱的問題。

此外,基層的心電圖醫師、影像診斷醫師也比較缺乏,診斷能力不足。在安豐中心衛生院,一天可開展約20例心電圖檢查,其中不乏疑難病例,85歲的徐大爺因為胸悶就診,心電圖結果較為復雜,心電圖醫師李曉中立即將信息傳至東臺市人民醫院,20分鐘后,專家給出診斷,指導患者用藥。

據悉,東臺市網絡心電診斷中心覆蓋了龍頭醫院、區域中心、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四級醫療機構,提供普通心電圖及24h動態心電圖的會診服務。影像云診中心也通過信息系統覆蓋,提供實時傳輸、實時讀片、實時會診及預約服務。“家門口做檢查,大醫院專家給診斷,方便又放心。”對于患者而言,信息系統進一步提高了診斷質量。

“療”更便捷,送藥送醫上家門

診斷結束后,專家開的藥物,基層醫院買不到怎么辦?94歲的周大爺住在東臺市富安鎮圩里村,他患有高血壓多年,還有腦梗后遺癥,需要長期服用相關藥物,家屬年邁,去城里要花費一個多小時,家門口的衛生室藥物又稀缺,一家人不免煩惱。衛生室執業助理醫師崔恒甫快速解決了問題。“您放心,大醫院能把藥送過來!”他立即開設處方,上傳審核,兩天后,周大爺果然用上了藥。

原來,藥物配供中心借助“互聯網+”,將全市藥品供應連成“一張網”,所有基層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站)的醫生可以直接開到龍頭醫院的藥品,東臺市人民醫院的藥房就是中心藥房。此外,慢病患者如果前期在人民醫院慢病診斷明確,并開具過相應的慢性病用藥,就可以自行通過醫院的APP,或者微信公眾號來購藥。“云藥房”覆蓋全域全城。目前,該中心每日可配送20余單,年派送7000余單。

在鄉村,由于地理位置復雜,居民一旦出現突發健康狀況,救治速度顯得尤為重要。為縮短急救半徑,使農村地區急救半徑不超過15公里,城市地區不超過3公里,東臺市智慧急救中心構建了1個急救中心、11個急救分站。每輛救護車均同質化配置四類儀器設備,等同于一個移動的ICU,可以實現“病人上車即入院”。

“管”至全周期,助力群眾少生病、晚生病

今天,人民群眾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率逐年增長并呈現年輕化趨勢,成為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這反映了群眾對個人健康管理的重視程度不高,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根深蒂固,東臺市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漸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70歲的陳阿姨患有高血壓10余年,每個月都會來東臺市安豐中心衛生院開藥,血壓一直管理得不錯。公衛醫師周穎告訴記者,東臺市健康隨訪中心“一張網”管理全市重點對象,圍繞多發病、常見病,排定重點病種,通過診療、體檢、篩查等多種途徑,將重點對象推送至十個專病協會和基層網格聯盟進行隨訪。

堅持“防”在前,突出“治未病”,管好全周期。為促進全民健康,東臺市不僅重抓健康管理,還在醫防融合、中醫提升上下功夫,并自主開發了東臺市健康管理中心APP,為居民建立數字健康檔案,并通過“健康積分”方式促進健康管理。陳阿姨的積分已經達到662分,她表示,想再攢一攢,留到年底兌換體檢項目。

大病不出縣,江蘇組建157個縣域醫共體覆蓋全域

東臺市加強龍頭醫院建設,深化上下聯動協作機制,基層的衛生院發揮了大作用,村里的患者不用跑遠路、等就醫。東臺市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措施有力,成效明顯,在江蘇省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建設中脫穎而出。

據悉,2019年,江蘇省啟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2020年,組織24個縣區參加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國家級試點。2021年,在全省69個涉農縣區全面推開縣域醫共體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已組建縣域醫共體157個,在全國率先實現醫共體建設以縣區為單位全覆蓋。在2023年公布的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監測評價中江蘇省排名全國第三,12個案例入選全國縣域醫共體建設和基層衛生綜合改革典型案例,數量全國第一。

從今年起,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從試點轉向全面推開。江蘇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總體要求是:2024年,實現縣域內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納入醫共體建設全覆蓋,保障縣域醫共體建設的組織管理、投入保障、人事編制、薪酬待遇、醫保支付等政策進一步完善;到2025年底,全省69個涉農縣區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資源統籌、權責清晰、運行高效、分工協作、服務連續、信息共享的縣域醫共體,縣域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明顯提升,縣鄉村三級協同支持關系進一步夯實,鄉村兩級服務水平明顯加強,醫保基金縣域使用效能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梅書華 文/攝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