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泰州中國醫藥城的企業江蘇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門前,裝載著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的卡車在公司門口一字排開,準備運往全國各地。作為目前國際領先的流感亞單位疫苗,受到市場熱捧。這僅是泰州眾多醫藥企業中的典型代表。近年來,泰州把目光對準大健康產業,扎實推進大健康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不斷書寫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加速度”。
多種新藥上市,泰州大健康產業迸發活力
近日,中慧元通實驗室里,研究人員專心致志地往試管里滴入試劑,他們身后,無數試管整齊排列在試管架上。
做藥難,做疫苗更難,疫苗是生物制藥領域審批標準最嚴格的醫藥產品。疫苗研發耗時長、投入大,正常情況下,一款疫苗從研發到上市要花費10到15年時間,這條路,中慧元通走了8年。“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只能通過自籌、融資等途徑支持疫苗創新研發。”中慧元通董事長安有才說。
面對高度差異化的全球疫苗市場,中慧元通選擇了多向發力。目前,企業已布局11條研發管線,其中一類新藥8個,包括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3歲及以上)、肺炎結合疫苗、重組帶狀皰疹疫苗、mRNA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等,并合理布局人用狂犬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產品,上海/泰州研發中心及中試平臺多項創新疫苗管線正同步推進中。
7月初,江蘇瑞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兩款新型疫苗佐劑,入選國際知名組織——流行病防范創新聯盟(CEPI)佐劑庫,不僅進一步奠定公司在新佐劑領域的領先地位,更顯示“泰州制造”將為全球疫苗賦能。近日,泰州邁博太科藥業有限公司開發的EGFR抗體藥物恩立妥在各大醫院開出多張處方,正式宣布該藥正式投入臨床使用。該藥是首個獲批用于結直腸癌治療的自主知識產權抗EGFR單抗創新藥,填補了國內空白。
在中國醫藥城,像這樣的新型藥品每天都在孕育……
作為泰州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核心陣地,泰州醫藥高新區走出了一條“創新空間培育孵化、工業標房中試放大、科研成果有效轉化”的新路。截至目前,已成功孵化企業53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0多家,金迪克、瑞科生物、荃信生物等3家已經先后上市,園區已經集聚了13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預計未來三年,將有40個品種獲得藥品注冊批件,其中I類新藥10個,預計新增產值350億元
“三個融合”,延續健康制造優勢
泰州醫藥制造業規模常年穩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其中,中成藥建成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疫苗產業集聚度全國最高,化學藥、原料藥、醫療器械產值均占全省比重1/10以上;食品加工業去年完成產值877億元、列全省第2位,其中,營養保健品建成國內最大的出口基地,脫水果蔬加工能力全國第一;維生素C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制造業是泰州的立身之本,健康制造尤其是醫藥制造、食品加工是泰州的優勢產業。
據悉,泰州將以“三個融合”推進健康制造高質量發展。一是推動鏈群融合,持續鞏固化學藥、中成藥、糧油加工等傳統優勢,不斷拓展化學創新藥、中藥配方顆粒、下一代抗體、mRNA疫苗、特醫食品等新興領域,加快布局合成生物、細胞和基因技術等未來賽道,力爭2026年生物醫藥和健康食品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二是推動產創融合。緊扣醫藥制造和食品加工兩大產業,加快重大創新載體建設。
此外,泰州將推動數實融合,以醫藥、食品行業為重點開展“智改數轉網聯”。
在揚子江藥業,從藥品原輔包管理到藥品生產上市,全流程的數據都可以通過一個系統追蹤和管理。“目前質量數據歸集效率提升了50%以上,‘駕駛艙’數據追溯、動態分析、趨勢預警等功能,為集團質量管理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質量官王競說。這是泰州開展“鍛鏈升級、強鏈提質”重點質量項目攻關活動的成果之一,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把脈問診”“尋求良方”,數字化“質量管理駕駛艙”就是攻關項目之一。
質量數據的集納曾經是困擾企業的一大難題。“藥物生產過程關鍵工藝參數以及過程控制數據主要由人工記錄,以紙質形式存儲,數據匯總、整理程序復雜、工作量大。而且信息化系統供應商不同,軟件架構不同,接口開發難度大,系統之間無法互相訪問,數據無法交互。”王競介紹,在市藥品檢驗院的技術支撐下,該集團新建成的質量管理“駕駛艙”實現“一鍵式管理,一圖式看板”,通過實時數據展示及分析,助力質量決策與管理。
泰州市市場監管局質量處處長陳偉說,“質量管理駕駛艙”將有效打通藥品生產、檢驗、儲存、發運及上市后不良反應監測各環節之間的數據壁壘,將數據可產出的管理效益最大化。
截至目前,泰州已有57家藥品生產企業、10家原料藥及藥包材企業納入產業鏈協同平臺建設試點。
打造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泰州樣板”
2022年11月,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了支持泰州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泰州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藥健康產業高地、全國重要的醫藥健康創新策源地、引領全國大健康產業改革發展的先行區、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的樣板城市“四個定位”。
“大健康產業是泰州地標性產業,生物醫藥是備受關注、潛力無限的引領性產業,疫苗產業則是其中打造新質生產力的一條高端、熱點賽道。”泰州市發改委主任陶玲說。
眾所周知,疫苗產業研發壁壘高、周期長、生產技術要求高,作為科創資源相對薄弱的三線城市,泰州如何在激烈競爭中搶得先機?
改革始終是解決難題的關鍵一招。聚焦技術、人才、數據、資本等關鍵要素,泰州市不斷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推動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疫苗等大健康產業高效流動。
近年來,泰州編制實施重點事項、重點載體、重點項目“三張清單”,并將省支持意見逐條分解為68項具體任務,逐項明確目標節點,已有23項任務提前完成。如建成全省首個藥監綜合體,省審評核查泰州分中心獲得全部賦權事項,獲批國家藥品進口口岸。北大醫學部(泰州)醫藥健康產業創新中心正式啟用。去年4個大健康產業項目獲批專項債4.43億元。
下一步,泰州將深入實施大健康全產業鏈培育工程,以推動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為主攻方向,以重大項目增量注入為核心抓手,集中做好強鏈、補鏈、延鏈文章,力爭“十四五”末大健康產業規模達到4000億元。
此外,泰州將圍繞實現“全民健康”根本目標,以優化健康服務、發展健康產業、普及健康生活為重點,探索構建“防、治、康、養”一體化大健康新模式,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產業和全民健身事業,促進健康與醫藥、養老、旅游等深度融合,更好滿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