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川 宋新
東望彭城,云起龍騰。
2021年,徐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賦予云龍區“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區”的定位。
發展,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作為“中心里的中心、棋眼里的棋眼”,這里有“云聚合、龍通達”的區位便利,有“云出岫、龍山水”的良好生態,有“云商機、龍寶地”的發展機遇,有“云服務、龍速度”的營商環境。
乘東風,向未來。
用“核心功能”強化“功能核心”,云龍區正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堅持現代服務業和都市型工業“雙輪驅動”戰略,聚力打造淮海經濟區新質生產力活力中心、區域協同發展服務中心和資源要素集聚中心,加快建設“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區”。
從0到10到100,如何抓住機遇?
——依托頂層設計,“知勢”謀局構優勢
夜晚的大龍湖北岸分外璀璨,淮海經濟區金融服務中心的9幢地標高樓組成超過5.5萬平方米的天幕大屏連屏點亮,漢代的車馬呼嘯而過、靈動的陶俑長袖善舞……一幅古今交融的繁華盛景在流光溢彩間徐徐鋪展。
很難想象,幾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荒蕪的空地。
時間推回到2017年。那一年,徐州提出加快建設金融集聚區。
很快,徐州“建設產業強市、打造區域中心”的核心支撐工程和重大功能平臺——淮海經濟區金融服務中心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部分樓宇集中交付儀式的時間是2022年12月30日。”作為金融服務中心發展工作專班(以下簡稱:金融專班)的負責人,高莉對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記憶深刻,“這既是項目建設的重大標志性節點,更是全區乃至全市金融產業發展的嶄新起點。”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云龍區委、區政府創新打造的金融專班于兩個月后正式成立。
金融專班由15名跨部門的專業骨干力量組成,相當于保障金融服務中心的“特戰部隊”。成立之初,其目標就極為明確——緊緊圍繞“建設淮海經濟區金融服務中心、打造區域金融高地”的頂層設計任務,高效推進項目建設、產業招商和運營管理,全力推動金融產業做大做強。
“招商工作如同大海撈針,如何鎖定目標進行突破是金融專班成立之初最大的難點。”高莉坦言。
天下之事,常困于想而破于行。
坐最早一班高鐵去上海見客戶,下午趕去杭州,第二天奔赴蘇州進行新項目洽談……“一天三城”“一天兩城”是金融專班的工作常態。
一步一個腳印地拜訪客戶,三個月后,招商有了眉目。金融專班招引的第一個大項目是國任財險全國在線客服中心。
“為了讓項目盡快運轉,金融專班和云龍區的各個部門為我們操碎了心!” 回憶落地初期情形,中心項目負責人紀毅感慨萬千,“陪著我們選址,一棟樓一棟樓地選,一層樓一層樓地看,確保項目有足夠的發展空間;知道我們急缺工作人員后,積極對接在徐高校,又舉辦多次專場招聘會,幫我們解決燃眉之急。”
紀毅說:“千言萬語一句話,選擇落戶金融服務中心、落戶徐州、落戶云龍選對了!”
隨著資源和經驗的累積,云龍區金融產業招商逐步進入“2.0”時代,聘請30名行業專家擔任金融專班顧問,深入開展產業研究、制定產業圖譜、梳理發展思路,讓招商的目標更清晰,路徑更明確。
從0到1,從1到10,從10到100……目前,金融服務中心已建成運營超百萬平方米商務樓宇,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及浙商證券、齊盛期貨等170余家金融類和總部型企業簽約入駐,去年,云龍區金融業增加值突破60億元,服務徐州、輻射淮海的金融核心功能日益凸顯。
“徐州潛力巨大,云龍區的金融聚集能力非常強。”非凸智能科技(徐州)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行說,“這里有很多優秀企業入駐,選擇這里相當于選擇了一棵大樹,對我們發展壯大大有幫助。”
鏈條串起來,產業強起來,資源才能聚起來。
未來,云龍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推動下,更大范圍爭取科創、人才、資本等資源要素匯聚,在區域競爭合作、經濟地理重構中搶得先機,聚力打造淮海經濟區資源要素集聚中心。
從小到大,如何搶占先機?
——因地制宜求“新”,“借勢”登高賦動能
“4年前云龍經開區只有一家檢驗檢測平臺,你看看現在!”8月16日,記者跟隨云龍經開區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曹健來到檢驗檢測產業園。
車輛行之所及,淮海綠色生態檢驗認證產業園、巖土工程及生態修復研發測試中心等7家平臺一一映入眼簾。
這一路,看到的不僅僅是枯燥的數量疊加,更是新質生產力鮮活的質量蝶變。
“現在我們有5個國家級中心(實驗室)、22個省級中心(實驗室),覆蓋到20余個行業和門類……”曹健自豪地說,“‘檢驗檢測來云龍’絕不是一句口號。”
近日,國檢集團徐州公司又新來了幾件“大家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全套消防工程檢測設備安裝完畢。
“這套設備在淮海經濟區是唯一的。”公司總經理李強告訴記者。
其實,國檢集團徐州公司在設立之初就有許多“唯一”:智能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系統,淮海經濟區、蘇北第一家、省內第三家;機器人全自動電子拉力試驗機系統,江蘇省、淮海經濟區首家……
正式運營兩年多來,檢測參數由最初的30多項擴充到近3000項,在跨越式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生產力升級蝶變。
檢驗檢測是支撐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升級的重要一環。
目前,云龍經開區檢驗檢測產業已涵蓋消費品、食品及農副產品、生命科學、建設工程、煤電能源及煤鹽化工等多個領域,正全力爭創國家級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
設立于2018年的云龍經開區是徐州最年輕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之一,也是云龍區發展都市型工業的主陣地和全區首批兩個示范性產業社區之一。
深入探究云龍經開區的蝶變之路,不難發現,因地制宜、求新求變是貫穿其始終的主線。
“2021年,徐州開始大力發展都市型工業,各種政策紅利持續釋放。2023年底,市委、市政府更是將高質量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都市型工業雙輪驅動的城區經濟,提升到全市重大戰略高度。依托政策支持,云龍經開區借勢登高,迎來跨越式發展。”曹健介紹。
為貫徹徐州市“工業立市、產業強市”發展戰略,云龍區把經開區作為構建都市型工業體系主陣地,搶抓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契機,加快用地性質調整。
土地調整完成后,云龍區以最快速度推動云盛數字中心、聚昕創緯智能科技產業園2個項目落地,利用自建平臺——云龍科技谷,招引芯旺芯片、智領互動、合展3D打印等多個都市型工業企業進駐,深耕檢驗檢測、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零碳負碳”產業,重點推進中礦深地空間儲能、雙碳技術產業園等項目……
為什么選擇從上海搬到云龍經開區?江蘇芯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宣學才經常會面對不同人的提問。
“朋友先選擇在云龍投資興業。落戶一段時間后,他告訴我這里的市場很大,營商環境很好,可以輻射整個淮海經濟區。”宣學才表達投資意愿后,云龍區科技局、云龍經開區等部門人員克服當時疫情困難,多次到上海登門洽談。
“專人不間斷跟進,隨時溝通細節,讓我對云龍區有了全面了解。”宣學才與云龍區簽訂了投資合約。
作為徐州地區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全產業鏈的芯片企業,江蘇芯旺在這里挖掘到了一片藍海市場。
“訂單很多,亟需資金繼續購置設備、擴建廠房。”云龍區科技局了解到芯旺的需求后,積極與金融機構對接,經過多個部門的合作,江蘇芯旺6月底獲得700萬元“設備擔”貸款產品,這也是徐州首筆“設備擔”擔保貸款成功落地案例。
“已經不只是一對一服務了,而是多部門對一家企業進行服務,一有需求立馬回應。”宣學才說,“真正讓企業沒有后顧之憂。”
“入駐沒多久,就聯合公交公司優化調整14路公交線路、開通運營305路微循環公交,園區門口安裝了公共電動車,還幫助外地員工就近申請公租房……徐州人辦事真利索!”從哈爾濱投資興業而來的合展科技3D打印項目負責人姚立鵬,在這里尋找到了大刀闊斧干事業的松弛感,“入駐云龍經開區不到2年,業務范圍已經輻射全國。”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家家企業在云龍經開區落地生根。
云龍經開區的蝶變之路是云龍區發展都市型工業的映照,也是硬招。
現在,云龍區正以經開區為主陣地,圍繞智能制造、檢驗檢測、數字經濟、生物科技、低空經濟、零碳負碳等產業布局,著力推動都市型產業向新領域新賽道攀登,更好賦能新質生產力活力中心建設。
從強到更強,如何壯大平臺載體?
——筑巢固基,“蓄勢”跨越謀未來
滿載進出口貨物的貨車停靠在淮海郵件集散中心通關現場,大大小小的包裹在全自動分揀流水線上“飛馳”,經過海關工作人員查驗,在徐州本地完成驗關,到口岸直接通關。目前,國際郵件每日最大處理能力達10萬件以上。
去年6月,淮海郵件集散中心徐州國際郵件互換局兼交換站項目開通運營,標志著淮海經濟區跨境電商和對外貿易開啟嶄新起點。
同時成立的跨境產業園項目是淮海經濟區唯一集國內與國際郵件互換、跨境貿易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僅去年11月、12月就實現貿易額超2億元。
一業帶百業,百業聚會展。會展,能給一個地區、一座城市帶來什么?
會展,通過匯聚產業鏈上下游及衍生產業的商流和人流,能進一步撬動信息流和技術流,并衍生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地區發展賦能。云龍區將以全鏈條會展體系提升國際博覽中心鏈接作用。
從強到更強,需要“招龍引鳳”,更需“筑巢固基”。
作為徐州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金融服務中心、國際郵件互換局、國際博覽中心在云龍區集聚,這絕非偶然,而是云龍區充分發揮區域格局、核心功能、自然稟賦等多重優勢,爭取資源要素向云龍匯聚的必然結果。
“要聚焦功能性平臺作用發揮新機制,更好促進協同發展服務中心建設。”云龍區委書記陳婕在多個場合強調,要以全要素金融生態提升金融服務中心輻射能級,以全鏈條會展體系提升國際博覽中心鏈接作用,以高效率通關模式拓展國際郵件互換局開放功能,持續增強區域消費、總部經濟的活躍度集聚度,為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核心支撐。
科技企業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載體。
徐州賽伯樂雙創云城是2018年賽伯樂投資集團與云龍區政府聯合打造的以“互聯網+產業”為整體建設目標的高科技產業園區,去年入選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名單。
“從公司注冊到公司的業務發展方向,再到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園區給我們提供了一對一量體裁衣式的輔導。”野馬軟件企業負責人張玉金介紹,在賽伯樂雙創云城的大力支持下,企業于2020年成功孵化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賽伯樂雙創云城負責人劉飛介紹,園區打造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共孵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6家,幫助企業申請知識產權300余項,累計創造就業崗位近3000個。
“我們提前謀劃,做好定位,差異化發展,打造特色鮮明的科技園區。”云龍區科技局長王盛軍介紹。
目前,師大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云龍科創產業園、云龍科技谷、云龍科教創新中心等各類產業園區正齊頭并進、做大做強。
發展的足音強了,一批批投資者紛至沓來,一個個新項目開工落地,如今的云龍如同一塊強磁場,吸引更多平臺載體 “落子布局”。
今天的云龍,承大勢而上,資源在匯聚、項目在集中、發展在跨越,大有可為,未來可期。
■記者手記
乘勢而上,加快建設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區
高質量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既是徐州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潛力所在,更是云龍區發展的最大機遇和有利條件。云龍人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打出現代服務業和都市型工業“雙輪驅動”王牌。
如何在服務區域重大發展戰略上校準坐標、找準定位?如何在發展城區經濟上拔得頭籌、搶占先機?如何用“核心功能”強化“功能核心”,讓“城區定位”變為“發展地位”?
在轉變理念、轉換賽道、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今年,云龍區更是全面扛起“城區經濟發展主陣地”的責任擔當,聚力打造“三個中心”,加快建設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云龍新實踐行穩致遠。
記者:謝川 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