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援藏30年|曲水:“高原水鄉”流淌“蘇式幸福”

曲水縣才納鄉協榮村。

“這座城不是很大,但各種塵世間的幸福極多。”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游歷泰州時這樣贊嘆。如今,多次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河有萬灣多碧水的泰州有個更廣為人知的稱號——“幸福水天堂”。

3800公里外的雪域高原上,平均海拔3750米的拉薩市曲水縣與泰州牽手結對。曲水,藏語古稱“吉麥”,意為“河流交匯之地”,雅魯藏布江、拉薩河、曲甫河在此交匯,水網密布、土地肥沃,堪稱“高原水鄉”。

如同江河突破山巒阻隔,奔騰相會于大海。一批又一批泰州援藏干部人才響應黨中央號召,從平原奔赴高原,與當地干部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世界屋脊同心鐫刻下清晰的幸福印記。黨的十八大以來,泰州援助曲水縣資金9.48億元,實施項目73個。在各族干部群眾共同努力下,曲水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5870元,跨越式增長至2023年的25128元。

曲水俯瞰

兩市接力建起座座“江蘇地標”

仲夏時節,西藏陽光熾熱。融雪從山澗匯入河流,湍急的雅魯藏布江和拉薩河如同潔白的哈達,將綠蔭濃郁的曲水縣城圍繞。

汽車剛剛駛入縣城,記者就發現了“江蘇元素”——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的主干道上,路牌清晰地寫著“揚州路”;與“揚州路”平行,另一條主干道被命名為“泰州路”。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作出“對口援藏、分片負責、定期輪換”重大決策。1995年起,揚州市對口支援曲水縣。次年揚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縣級泰州市,設立地級泰州市。2000年起,泰州市與揚州市共同承擔對口支援曲水縣任務,兩市輪流選派援藏干部。2011年起,對口支援曲水縣的任務由泰州市全面負責,揚州市繼續以資金、人才方式參與省統籌支援拉薩市各項事業建設。

揚州、泰州接力對口支援的情誼,被曲水干部群眾銘記,兩條方向一致、平行向前的道路就是最好的證明。漫步曲水,不用刻意尋找,就能發現林林總總的“江蘇地標”。

連接上海與日喀則的318國道,被廣大“驢友”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318國道穿越曲水縣城而過,路旁最醒目的建筑,便是融合了江南園林氣質與藏族風情的泰州廣場——既精心布置了小橋流水、六角亭臺,又有抬眼可見的藏式建筑常用花紋和圖案。

家住曲水鎮曲甫村的藏族小伙達瓦記得,2001年占地13萬平方米的泰州廣場建成后,縣里的重大慶祝活動大多在這里舉行,人們身著盛裝載歌載舞。那些歡樂的時光,至今深深印刻在達瓦的腦海中。

兩年前,泰州援藏工作組又投入600萬元,在廣場新建1000多平方米的七人制足球場和500多平方米的籃球場,改造了健身廣場、沿河步道等設施。“每周我都會來踢幾次足球。”達瓦說,即便是平時,泰州廣場也有很高人氣。

一座座“江蘇地標”建在雪域高原,更建在當地群眾心里。

叮鈴鈴——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三五成群走向操場。跟隨校長陳宗德走進曲水縣中學4層綜合大樓,記者看到,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吊著9臺LED護眼燈,后排儲物柜上,長春花、蜈蚣草、鴨掌木、小吊蘭等綠植長得正旺。

綜合大樓總投資2200多萬元,其中1500多萬元來自江蘇援藏資金。“過去,教室里人都坐不下,更別說養綠植了。”透過窗戶,陳宗德指著不遠處的一排平房告訴記者,原來30平方米的教室要擠進近60名學生。現在教室面積超40平方米,每班學生不超過50人。“全縣1126名初中生都在這里讀書,沒有一人輟學。”

曲水縣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園區經驗”花開雪域高原

白云與山脈并肩,牛羊如星辰散落。驅車拉薩河谷,壯美磅礴的高原風光讓人目不暇接。因此,在雅魯藏布江畔見到一座現代化產業園區時,記者不由感到幾分意外。

園區由一棟棟設計簡約、錯落有致的標準化廠房構成。在5棟201室,首批入駐企業西藏求本生物正在安裝設備。企業財務負責人崔志揚介紹,用真空冷凍干燥等現代技術替代傳統的中藥材曬干烘干工藝,公司推出凍干三七粉、紅景天、藏丹參等一系列產品,達產后年產值預計超5000萬元。

由泰州援建的1.9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還未建成就被租賃一空,7家入駐企業都來自高原綠色食品加工、藏醫藥業、生物科技等領域。二期項目已啟動,計劃5年內將廠房的規模提升到10萬平方米。

“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全力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泰州市對口支援曲水縣工作組組長,曲水縣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李明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省援藏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泰州援藏工作組的工作重心逐步從基礎設施建設轉移到產業培育,助力曲水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造血能力”。

發揮“凈土、凈水、凈空、凈心”的“四凈”環境優勢,西藏自治區明確,大力發展凈土健康產業。而“健康”,正是泰州的產業名片,不但建有全國首家國家級醫藥高新區“中國醫藥城”,醫藥產業產值更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地級市領先。

將產業培育“江蘇經驗”移植到雪域高原,泰州援藏工作組協助編制《曲水縣雅江工業園發展規劃》《曲水縣凈土健康產業發展規劃》等,以園區為主陣地,推動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特色化發展。

發展園區經濟、打造健康品牌,“工業化思維”也用于培育現代農業。走進西藏自治區第一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曲水縣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猶如走進一座植物大觀園,這里不但長出了西瓜、草莓、小番茄等各種水果,還成功試種蝴蝶蘭、大馬士革玫瑰、白肉靈芝、鐵皮石斛、芹菜、茼蒿等花卉、藥材和蔬菜。

“建設首批80棟日光溫室的935萬元,就來自江蘇援藏資金。”示范園區管委會主任殷臣輝介紹,這些年,泰州援藏工作組持續投入資金超過1.5億元,幫助建設了游客服務中心、冷庫、農業科技服務中心、水肥一體化灌溉設施等,還引入江蘇紅旗種業股份公司,組建西藏首家高原種業企業——曲泰紅芯種業有限公司。

一批良種、良法從農業示范園出發,“飛”向廣闊的雪域高原。去年,曲泰紅芯種業繁育的“藏青2000”等青稞良種推廣種植面積超12萬畝,畝均增產超25公斤,增幅達8%。據統計,農業示范園區已累計向外推廣經濟作物10余種,帶動農牧民增收近3億元。

三有村幸福驛站。

民生項目“建一個成一個”

有房子、有產業、有健康。曲水縣達嘎鎮三有村,西藏首個易地扶貧搬遷點,村民都是原來居住在高海拔或峽谷地帶的貧困戶、低保戶。“三有”,寄托著大伙兒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剛過中午,記者來到三有村幸福驛站,20多名老人已吃過午飯,正圍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這里什么都有。”村里年紀最長的老人,91歲的德慶曲尼告訴記者,她一日三餐都到幸福驛站吃,早上有酥油茶、糌粑和饅頭,午飯、晚飯有葷有素。“孩子們不用為我操心,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三有村幸福驛站由泰州援藏工作組打造,借鑒江蘇社區養老經驗做法,成為西藏首家集飲食、照料、休閑于一體的社區養老試點機構。如今,試點經驗已在自治區推廣。“十四五”期間,江蘇援藏資金計劃投入2000萬元,新建5個、裝修改造2個幸福驛站。

一座驛站托起老年人的幸福,中青年村民“有產業”的夢想也成為了現實。

距離幸福驛站不足百米,還未走進卓瑪民族服飾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記者就先聽到了歡快的歌聲。七八名藏族婦女一邊趕制藏式唐卡,一邊哼唱當地民謠。合作社負責人卓瑪今年29歲,她告訴記者,這個車間由泰州援建,經援藏工作組牽線,她還去過泰州學習技術與管理。“在合作社上班的都是附近村民,技術熟練的一個月能掙4000多元。”

將80%的援藏項目和資金投向基層、投向民生,聚焦曲水民生所需、群眾所盼,泰州以“魚米之鄉”的精致和細膩,用心用情在雪域高原澆灌“幸福花朵”。

坐落在連綿群山間的協榮村,在藏語中意為“水晶城”,據說因村南大山在雨中明亮如水晶而得名。這個村莊曾經人畜混居,一下雨就泥濘不堪,一刮風就塵土飛揚。2020年起,泰州援藏工作組先后投入兩批資金,在協榮村新建道路近3萬平方米,鋪設污水管網7675米,還實施了村莊亮化、綠化工程,新建大小停車場、休閑觀景廣場等附屬工程。

如今,美起來的“水晶城”有了新計劃——放大國家級非遺“協榮仲孜”(野牛舞)的影響力,發展鄉村旅游。掛鉤聯系協榮村的曲水縣委常委、副縣長,泰州市對口支援曲水縣工作組副組長吳彬說,集中力量推進協榮村“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設,就是要“建一個成一個”,讓群眾看得到變化、感受到成效。

用結果說話,把實事辦實。臨近中午,曲水縣人民醫院CT室前病人依然排著隊,31歲的放射科主任格桑達瓦格外忙碌。2019年,泰州為曲水縣人民醫院購置了一臺進口的16排CT,并派來放射科醫生,結束了縣醫院不能做CT的歷史。幾年間,到曲水的泰州放射科醫生換了4任,都承擔一項重要任務——幫帶格桑達瓦。“現在放射科平均每天做20多臺CT,全部由本地醫生承擔。”順利“出師”的格桑達瓦告訴記者,像泰州老師帶他那樣,他也帶起了3名年輕人。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徐超 李爽 王巖

世界屋脊上的“江蘇標識”

成立于2012年7月的曲水縣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總規劃面積2萬畝,由浪漫花卉展示園、高原優質種業示范基地和凈土健康產業融合示范旅游區三大功能區構成。近年來,在江蘇援藏的大力支持下,園區大力推進產、學、研、旅“四位一體”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天然、健康、安全、綠色的食品、藥品、飲品、飾品的“四品”產業體系,先后獲評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中國農業科學院拉薩曲水凈土健康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融合產業園區等。

2020年7月,曲水縣達嘎鎮三有村養老驛站正式運行。泰州援藏工作組結合江蘇社區養老的經驗做法,創新打造“黨建+養老+就業”新模式,為老人提供日間照料、群眾就近就業等服務。三有村被黨中央、國務院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被國家鄉村振興局評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村級實踐交流基地”。

2023年,泰州援藏工作組幫助組建的西藏首家集品種選育、良種生產、市場推廣于一體的高原種業企業——曲泰紅芯種業公司,推廣青稞種植面積12萬畝,畝均增產25公斤,帶動農牧民增收2500萬元。

援藏心語

泰州市人民醫院高危產科副主任、

江蘇省第十四批援藏醫療隊隊員 湯小霞:

2020年3月,我有幸成為江蘇援藏醫療隊的一員,前往曲水縣人民醫院擔任婦產科主任。援藏期間,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比如,曲水縣沒有血庫,就連整個拉薩血源都比較匱乏,再加上部分常用藥品緊缺,科室聯合會診能力有限等,對我們的業務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和同事們只能迎難而上,統籌研判拿出最優解決方案。我們還在全縣開展送醫、送藥、送健康活動,讓廣大牧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泰州人民醫院影像科CT室主任、

江蘇第十五批援藏醫療隊泰州組組長 夏建國:

2021年2月至12月,我擔任曲水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當地一直沒有CT增強檢查,經過我和同事們的努力,醫院終于開展了這項新技術,當時在拉薩的縣(區)二級醫院中可是第一家。我更開心的是,通過援藏醫療隊后續不斷努力,當地藏族醫生已經逐漸掌握了這項技術,科室診療水平又有了大幅提升。

泰州市第五批援藏干部 張正國:

2008年新年剛過,我到曲水縣人民醫院開展為期一年的衛生技術援藏工作,有幸成為靖江市醫療援藏第一人。援藏期間,我克服身體的不適,經受住了高原氣候帶來的各種考驗,和同事們一同新建了病案查閱、借閱等管理規范制度,堅持每周給員工培訓基本技能及理論,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

泰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泰州市第九批援藏干部 丁東鋒:

到了西藏,通過所見、所聞、所學,我逐漸愛上這里的山、這里的“措”、這里的人。2020年,我特別開通了抖音號“高原情懷”,先后發布《曲水四季系列》《藏式婚禮系列》《曲水春耕》《達嘎望果節》《三有養老驛站》等作品。同時,精心制作《曲水縣情》PPT,在泰州青年創客大賽上積極推介曲水的美景、美食。

榮譽榜

2016 援藏干部李向被西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政府授予“優秀援藏干部”稱號,援藏干部吳斌被拉薩市委、市政府授予拉薩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2019 援藏干部吳斌被西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政府授予“優秀援藏干部人才”稱號。

2021 援藏干部何明、侯斌被江蘇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脫貧攻堅暨對口幫扶支援合作先進個人”稱號。

2022 援藏干部徐國平受到拉薩市委、市政府表彰。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