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未來之夜”網絡互動引導活動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體育館舉行?;顒泳劢埂翱萍?青年”主題,邀請社會各界代表和網絡知名人士,對網絡文明建設進行時代表達、中國表達,引導廣大網民將科技的力量轉化為網絡空間向上向善的力量。
突出思想教育抓提升,推動網絡文化繁榮發展。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互聯網已融入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來,一系列網絡文明建設優秀做法被網民點贊叫好: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結果發布,《人民江山》《成都,倒計時3000年》《什么是云南》《風雨落坡嶺》等550個網絡正能量作品脫穎而出;推出“何以中國”“網絡中國節”“節氣里的大美中國”等主題活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加可感可知;加強時代楷模、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典型事跡網上宣傳,推動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網絡文明環境……創新方式方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絡文化建設,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力,引導各類文化群體和文化組織與時代同頻共振,凝聚網絡空間正能量。
突出重點環節抓整治,健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體系。隨著信息化服務普及,智慧出行、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公共服務類互聯網應用持續發展,未成年人與網絡的關系愈發緊密,因此,健全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體系已逐漸成為網絡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從2024年1月1日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為守護未成年人清朗網絡空間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年7月份,中央網信辦專門印發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其間將舉辦11場分論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就是分論壇之一。未成年人是網絡社會的重要參與者,更是未來網絡空間發展的主力軍,抓好這一重點群體,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網絡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一個文明、健康、和諧的網絡新生態正在悄然形成。
突出制度機制抓長效,加強網絡行為規范。近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相繼出臺實施,為網絡行為劃出法治紅線。過去一年來,中央網信辦累計清理攔截違法違規信息5745萬余條,處置賬號、群組781萬余個,關閉下架了網站平臺超過4800家,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清朗網絡空間,人人心向往之。網信、公安等部門要依法打擊網絡不法行為,及時清理不良有害信息?;ヂ摼W企業、網絡平臺應主動強化責任意識,承擔社會責任,在完善算法的同時加強人工審核,為用戶提供更加健康、有益的網絡內容。對于廣大網民而言,要提升個人網絡素養,不造謠、不誹謗、不發布轉發各類有害信息。全社會一起攜手努力,共建共享,讓更多文明因子生發在中國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
網絡文明建設這一課題根植于網絡生活的“e言e語”中,需要每位網民共同努力,宣傳并講好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的生動故事,讓網絡空間成為有價值認同、有人文關懷、有情感歸屬的美好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