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王玉星
8月29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967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特別是上半年,我國互聯網行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數字應用釋放創新活力,更多人群接入互聯網,共享數字時代的便捷和紅利。這充分說明,互聯網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成為人們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文明建設,把網絡文明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網絡強國的重要內容,壯大網上主流輿論陣地,加強網絡空間文化培育,深化網絡生態治理,引領和推動網絡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天的中國,網絡空間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生態環境更加清朗,文明風尚更加彰顯,全社會共建共享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氛圍日漸濃厚。前進道路上,我們要讓更多豐富優質的網絡文化產品充盈網絡空間,特別是作為億萬分之一的我們,更要以實際行動爭做中國好網民。
網絡深度融入人民生活,網民是網絡空間建設的重要主體。今年是我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30周年,回望過去三十年,我們更能清醒地認識到,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為廣大網民獲取信息、相互交流、生產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網絡謠言、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等負面有害信息問題屢禁不止,給人們帶來苦惱和麻煩。這就啟示著我們廣大網民,在網絡空間要做到理性謹慎表達,不傳播謠言信息,自覺做維護良好網絡生態的行動者,將“小我”融入“大我”,積極傳遞網絡正能量,以實際行動爭做中國好網民,讓網絡空間更加清朗。
爭做中國好網民,青少年和“銀發族”責無旁貸。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網民742萬人,以10~19歲青少年和“銀發族”為主,其中青少年占新增網民的49.0%,50~59歲、60歲及以上群體分別占新增網民的15.2%和20.8%。這也就意味著,青少年和“銀發族”,是新增網民重要來源。作為青少年和“銀發族”,要切實提升網絡素養,主動扛起擔當,樹立正確網絡價值觀,爭做網絡文明的倡導者、傳播者、實踐者、維護者。與此同時,有關部門也要加強引導,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推進網絡文明建設,不斷把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互聯網是一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得信息、交流信息,這會對他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會對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工作、對人生的看法產生重要影響。”放眼當下,隨著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億萬中國網民正不斷在網絡空間記錄生活、展示技藝、分享經驗。網聚正能量、爭做好網民,億萬分之一的我們都應當成為行動者,在網絡空間傳遞正能量,讓正能量澎湃大流量,讓好聲音成為最強音,相信“點點星火”終將“匯聚成炬”,成為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讓明天的中國更加精彩、未來可期!(王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