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地評線】新華時論|釋放“四兩”的杠桿力

1.65億元支持擴大文旅消費,已出讓未建設存量住宅用地可建設改善型住宅,有序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幫扶不少于5萬名困難群體人員就業……日前,我省出臺33條舉措,以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

此番推出的“33條”是在去年“28條”和前期政策儲備基礎上,圍繞擴大有效需求、增強發展動能、保障改善民生、提升服務效能等四個方面出臺的增量政策。在經濟社會發展依然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一攬子政策將為江蘇發展注入更大確定性。細讀個中條款,既“加力”又“加量”,既有“規定動作”也有“自選動作”,既突出短期刺激又注重長遠發展,可謂干貨滿滿、可感可及。這一系列政策舉措,不僅是對黨中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宏觀調控政策的有力落實,也是我省積極探索適應本地區域特點的發展策略的具體體現。

政策無形,潤物有聲,經濟發展離不開政策護航。政策出臺后,關鍵在于落實,在于發揮好“四兩撥千斤”的效應。在經濟學上,有一個“推繩子”比喻,意思是,盡管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但由于經營主體并不積極,導致政策傳導不到實體經濟上。這就好比用繩子綁住物體,拉繩子物體才會移動,倘若推繩子,顯然物體不會移動。政策出臺后,如何充分釋放“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效應,是同樣重要也必須做好的“后半篇文章”,不斷放大政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與牽引作用。

市場經濟是信心經濟。當前,內需不足矛盾凸顯,企業經營遭遇困難,部分企業預期不夠穩定。有專家認為,當前經濟恢復的復雜程度高于最初的預期,不能簡單搬用以往應對周期性波動的老思路和老套路,而應以引導經營主體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為著力點,推出關鍵改革舉措,從根本上改善預期。只有增強信心、穩定預期,催生穩增長調結構的動力,穩住經濟恢復“下半場”,鞏固經濟回升好勢頭。

政策“四兩撥千斤”,落實“須臾不可松”。一項政策從出臺到“最后一公里”,往往會經過多個環節、多個部門,應減少政策執行障礙,避免可能出現的“踢皮球”“玻璃門”“中梗阻”“軟抵抗”等現象。要降低政策享受門檻,讓政策“可感可及”。比如,針對文件中的惠企惠民政策,按照依申請或免申即享等方式,制定服務指南,推動實現財政獎補等快速審核、快速撥付、便捷享受。要加強政策跟蹤問效,及時評估政策執行效果,查看政策落實情況如何、經營主體感受又如何,并根據社會反饋加大力度或調整方向,進一步提升政策的可用、管用、好用水平。

“四兩撥千斤”,撥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大局。政策“杠桿”的效力如何,是政府、市場和社會共同決定的。“四兩撥千斤”,一方面體現在以政策激勵經營主體積極作為,激勵各方提升有效消費,持續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另一方面更體現在如何帶動其他領域的改革,以“有形之手”的添柴加薪激發“無形之手”的動能活力。通過改革的“增”與“減”、“管”與“放”,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局。”我們相信,隨著相關政策的牽引、撬動作用陸續釋放,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必將進一步增強,成效也將進一步顯現。(陳立民)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