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9月10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8.58萬億元,同比增長6%,外貿繼續保持增長。
增長6%!這是中國經濟的實力。面對全球風云變幻,中國經濟的這份成績單,不僅是對“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趨勢堅定不移”的生動詮釋,更是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新動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鮮活證明。
透視這份外貿“成績單”,縱向看、橫向比,更顯成績來之不易。縱向來看,前8個月,我國出口16.45萬億元,增長6.9%;進口12.13萬億元,增長4.7%;貿易順差4.32萬億元,擴大13.6%。橫向相比,規模穩健增長之余,外貿舞臺熱鬧非凡:經營主體活力四射,市場版圖持續拓展,尤為亮眼的是,機電產品出口比重節節攀升,成為結構優化的璀璨明珠。洞察中國經濟,需有“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視野,既要看到短期之“形”,捕捉每一個跳動的數字背后的故事;更要看到長期之“勢”,預見并塑造未來的藍圖。“穩”的基礎更加扎實,“好”的變化將更加突出,為中國經濟的巨輪破浪前行提供了堅不可摧的信心支撐與澎湃動力。
在波瀾壯闊的發展征途上,中國外貿之所以能夠持續演繹“量質齊升”的傳奇,背后那把熠熠生輝的金鑰匙,正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雙輪并驅。在這股創新浪潮的推動下,中國外貿出口的熱點如同璀璨星辰,不斷涌現。
出口的每10輛汽車中有4輛是電動車,每10輛鐵道機車中有7輛是電力機車,出口蓄電池近九成是鋰電池,“新三樣”出口表現亮眼,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智能白色家電、智能兩輪電動車、工業機器人,不少外貿企業堅持自主創新、率先破局,不斷刷新世界對于中國造產品的印象;作為全國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基地,全球每4部手機就有一部生產自東莞,成功在海外市場“圈粉”……隨著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加速增長,外貿出口向“綠”向“新”,中國智能制造全球“圈粉”,中國外貿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翱翔于世界舞臺,彰顯中國經濟蓬勃生機與無限活力。
中國外貿向“強”奔跑,背后既有創新引擎的深耕細作,也在貿易便利化春風下“枝繁葉茂”。近年來,各地持續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構建起一張張高效、無縫對接的國際貿易服務網絡,讓全球貿易的航道更加暢通無阻。比如廈門市,通過整合口岸內多部門、多環節的業務功能,實現了口岸監管作業流程的“瘦身”與優化,為進出口企業打造了更加流暢、透明的通關環境。寧波海關更是出臺《加力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10條措施》,這不僅是物流提速、模式創新的號角,更是科技賦能、服務升級的集結令。從多維度、全方位提升跨境電商的貿易便利化水平,中國商品將搭乘著跨境電商的快車,駛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綻放中國制造的璀璨光芒。
踏浪前行、加速出海,中國外貿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蓄勢待發,向著更加輝煌的明天加速前行,彰顯中國經濟澎湃活力!(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