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周軍
“探月工程成果凝結著我國幾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我們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的顯著成就,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9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發表重要講話。
航天強國,深情囑托,須臾不忘。此前,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任務成功后,習近平總書記都同參研參試人員代表見面,向他們表示祝賀和慰問。從“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方向指引,到“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重大突破”的路徑“導航”,再到“走出一條高質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測之路”的勉勵鼓勁……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催人奮進,為我國包括探月工程在內的航天事業指明了方向,開拓了視野。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指引航天人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勇攀科研高峰,不斷刷新中國航天事業的“高度”,磨礪科技事業的“精度”,讓“中國紅”閃耀浩瀚太空。仰望蒼穹,我國航天發射捷報頻傳, “天宮”遨游、“嫦娥”奔月、“祝融”探火,中國航天事業自立自強、自主創新,在尖端科技領域不斷標注發展的“新坐標”。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走過了一條艱辛的發展之路。這一系列的變遷,不僅是中國科技實力飛速提升的見證,更是黨的領導、艱苦奮斗以及航天精神傳承的生動體現。在中國航天事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都能清晰地看到黨的領導所發揮的關鍵作用。從“兩彈一星”的輝煌成就,到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測等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實現的。探月工程,濃縮著一代代中國人“鐘情月亮”“一探究竟”的夙愿。進入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引領推動下,探月工程在科學發現、技術創新、工程實踐、成果轉化、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展示出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顯著進步。從全國“一盤棋”的大協作,到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為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中國紅”閃耀蒼穹,航天人的奮斗精神歷久彌新。一路攀登、一路向上,這是航天人不變的精神底色。新中國成立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一代代航天人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航天事業實現歷史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跨出的每一步路,都充滿艱辛與挑戰。從最初的艱難起步,到如今的國際領先,航天人始終保持著艱苦奮斗的精神狀態。探月工程一路走來,從孫家棟、欒恩杰、歐陽自遠等科技大家,到胡浩、李東、張玉花等航天骨干,一代代中國航天人不畏艱難、不懼挑戰,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航天事業“拔節生長”,其堅實根基便是獨具中國特色的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以及新時代北斗精神等,不僅是中國航天人獨有的品質,也是推動航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無不凝聚著航天人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和赤膽忠心,激勵著后來者不斷攀登新的高峰,這正是中國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我們的夢想是“中國紅”閃耀蒼穹。筑夢星空浩瀚,我們唯有不斷創新,中華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來。向未來,中國航天事業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廣泛應用,航天領域的科技創新也將更加活躍。然而,越是攀登高峰、越是挺進“無人區”,越不會一帆風順。只要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就會邁得更穩更遠。我們無比自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航天精神的激勵與引領下,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一定能早日實現。(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