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秋汛,壺口繽紛多彩,好不壯觀。金色的延安,風光無限,令人向往。10月16日-18日,由無錫市委宣傳部、延安市委宣傳部聯合組織的無錫(延安)文化企業家合作懇談和藝術采風系列活動在延安舉行。以文化企業代表團為主體進行集中對接,這在兩地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尚屬首次。這既是一場無錫企業學習延安精神的“初心之旅”,更是一場文化產業協同發展的“奔赴之行”。
山湖相牽,情深誼長。從1997年到2024年,27載守望相助,無錫延安兩地早已跨越千里,成為了東西部協作的生動典范,成為了攜手并進的親密伙伴。
親上如何再加親?協作如何再深化?文化是靈魂,產業是根基,市場主體之間的協同合作、雙向奔赴,才是更為持久的力量。在去年無錫延安兩地宣傳主管部門簽訂的合作框架協議基礎上,無錫不斷探索雙方產業協作的新路徑,從游客互送,到文創研發,再到數智賦能,迭代升級的協作模式,續寫著無錫延安文化合作的“山湖情緣”。
精準對接,雙向賦能文化產業發展
從《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的陜北民歌廣泛流傳,到《黑神話:悟空》中的陜北說書走紅出圈……如何把優質文化資源變成優質文化資產?如何把特色傳統文化變成爆款品牌IP?精準對接、找準切口,是方向、更是關鍵。出發之前,無錫市委宣傳部便與延安展開了積極對接,組織該市相關企業與延安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延安侯家溝紅色影視基地、圣地河谷金延安等當地企業與品牌項目深入溝通,理需求、建清單、找伙伴。
“圍繞文創IP研發方向,我們組織了拈花文創、拍信文化等數字文化企業;圍繞推廣引流,我們邀請到大鯉魚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抖音基地、錫數交等相關企業負責人;圍繞影視合作,我們邀請了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錫西影視文化產業公司等園區代表。”無錫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期的精準摸排,讓企業的交流更加暢通無阻。
“我們現在有流量,但在強化二次消費方面還要想更多辦法。”“延川有8個村是國家級傳統村落,現在也在建設全域影視基地。”“文創IP現在是大方向,無錫這方面一直走在前面,我們可以聯動一下。”……在“山湖連兩城 共鑄紅色魂”無錫—延安文化產業交流對接懇談會上,兩地文化企業代表暢所欲言。“紅色文化同樣可以有現代表達,無錫文化企業的理念,我們要好好消化吸收一下。”延安文旅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行,宜興中超利永與延長縣簽訂了文化產業線上推廣協作項目,致力于開拓抖音直播板塊,建設標準化的紫砂壺生產車間,傳承紫砂文化,帶動當地就業增長。錫西影視文化產業公司與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聯合開展影視人才交流賦能項目,將在兩地搭建影視人才溝通學習的橋梁,建立人才培養和影視傳播的學習交流研究機制。延長縣與拈花文創等關于智慧景區建設進行了深入交流與對接。延安紅街與惠山文商旅等關于兩地文創集市以及特色文創互動進行了對接。江蘇策群新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與延川聯合攝制東西部協作電影《五號聯絡站》項目正式落地。“延安文創+農業鄉村振興”直播電商項目等在會上一并簽約。
東西互聯,助力文化資源“擴圈出海”
數字時代,讓藏在大山深處的文化資源得以“擴圈出海”。
無錫數字文化有技術、有規模、有渠道。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該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有1000多家,其中,數字文化企業占了近40%。“用好用活延安紅色文化等頂流IP,使之產生以點帶面的撬動作用,既是無錫與延安的協作所需,更是實踐之要。”無錫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對延安來說,當地文旅資源豐富、文化數字化建設方興未艾。延安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科技發展,文旅數字化是當前文化旅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而紅色故事也完全可以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向游客展現,讓游客進行沉浸式體驗。
從“幫扶”到“協作”,兩字之差,咫尺天涯。活動期間,無錫延安數字文創聯盟正式啟動。江蘇無錫大數據交易有限公司、無錫拈花灣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無錫大鯉魚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蘇拍信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與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陜西黃河壺口文化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延川縣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甘泉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成為聯盟單位成員。兩地企業將加強在文創產品研發、IP打造、渠道傳播、KOL直播、數字營銷、數據交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文旅資源開發利用,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是一次數字文化東西互聯的有益嘗試。”無錫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延安有著鮮明而稀缺的文化IP,無錫擁有數字文化的產業與技術優勢,此次圍繞數字影視,該市組織了一批數字文化企業與延安對接,希望兩地攜手打破時空壁壘,共創數字文化產業新未來。
講好故事,擦亮錫延合作亮麗名片
無事業不產業。考察黃河國家公園項目、寶塔山紅色革命景區、金延安產業園區,觀看紅色歌舞劇《延安保育院》,參觀楊家嶺革命舊址、魯藝舊址、棗園革命舊址,走訪延長縣蘇陜合作企業……在延安,無錫文化企業的代表和無錫市歌舞劇院的主創團隊一路走來,一路感動。
“延安是革命圣地,踏上這片土地才會真正感受到震撼和感動,作為無錫的文藝工作者,在感知延安精神的光輝同時,更要用藝術語言講好無錫、延安27年幫扶結對的精彩故事。”無錫市歌舞劇院負責人表示,此行,主創人員充分感受了延安的風土人情,汲取創作靈感,劇院將認真梳理兩地建設發展史中的“無錫元素”“延安元素”,系統闡釋好、解讀好這些元素背后的感人故事,以打造文藝精品為目標,努力創作一部延安精神主題歌舞劇。
去年10月,“太湖情 寶塔魂”無錫延安文旅交流合作專場文藝演出在延安市曲藝館舉行,煙雨江南的水鄉風情和熱情似火的陜北豪情交相輝映。今年夏天,延安歌舞劇團攜大型紅色主題演出《延安頌》在無錫開啟巡演,經典的旋律、熱情的表演,帶領無錫觀眾解讀延安精神的紅色密碼。
一次次雙向奔赴,讓無錫、延安文化交流不斷加深。“以此行為契機,我們與延安將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藝術交流與文化產業協作,充分挖掘和彰顯兩地文化資源優勢和特色,努力講好新時代的‘山湖’故事。”無錫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地將攜手共同挖掘展示延安精神的時代內涵,用優秀的文藝作品,弘揚延安精神,用文化產業的深度協同,寫好產業興延的新故事,進一步擦亮錫延合作的亮麗名片。(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