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常州金壇:執“全面深化改革”之“筆”,為高質量發展“增色添彩”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今年以來,常州金壇區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產業體系不斷向新、城市能級持續提升、文明魅力愈發彰顯。

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點,奮進的金壇向新而行,篤行不怠,更大力度落實“532”發展戰略、更實舉措推進“五大行動”,奮力開創“美麗常州新樣板”建設新局面,努力以一域之精彩為全市發展大局添光彩。

聚勢向新,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奮戰四季度,當前金壇全區上下正持續抓項目、擴投資,積極搶抓時間窗口和時間節點,全面掀起快干、大干熱潮。

位于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的凱斯寶瑪新建項目已完成主體施工,預計2025年1月竣工;嘉能德(常州)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位于朱林鎮,近期啟動新工廠建設,預計明年建成投產后年產值達2億元;落戶金壇經開區十周年的皮爾磁電子(常州)有限公司,幾乎每一年半就會建成一條全新的生產線;2024年江蘇省重大項目——立研半導體(常州)產業基地主體建筑部分即將封頂。

今年以來,金壇區牢牢抓住重大項目這個“牛鼻子”,緊扣時間節點,緊盯實物量、擴大投資量、培育增長量,狠抓項目推進,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1—8月,全區8個省重大實施項目均已認定開工,完成列統投資12.58億元;累計新增入庫市重大項目19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46.2%,位列全市第二;全區新開工項目17個,完成年度目標的113.33%,位列全市第一;奧托立夫氣體發生器、興禾智能設備、阿斯托特克、恩捷、金鵬5個項目竣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0%,位列全市第一。

9月26日,2024新能源產業發展大會·投資常州大會舉辦,總投資超77億元的一批新項目再次簽約落戶金壇,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金壇區將持續把好招引質量、為項目推進賦能,強化“基金+基地+產業”資本招商,指導各板塊精心策劃專題招商活動,深入推進“產業鏈”“供應鏈”招商,加快編制新質生產力產業賽道招商地圖。

營商環境“再升級”,服務項目“不停歇”。金壇區還建立了一支25人的重大項目審批代辦員隊伍,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鏈式”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窗受理辦結”。區發改局聯動資規、住建、行政審批、生態環境和供電等部門組建“金鑰匙”特色品牌工作室,打造重大項目服務綠色快車道,為企業提供“拿地即開工”“樁基先行”“竣工即拿證”“開門接電”等服務,確保項目快速建成達效。

激活動能,重大項目建設提速度

踏上新征程,新質生產力成為新的奮進方向。放眼金壇大地,聚勢向新,新技術、新產品運用到生產生活等各個場景領域中,為經濟增長開辟新路徑。在不久前舉行的“2024未來產業創新發展交流大會”上,金壇區獲評“江蘇省未來產業先行集聚發展試點(新型儲能)”。

新型儲能是金壇近年來發展的重點。場景應用方面,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是全國首家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世界首個非補燃式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直溪鎮“漁光互補”發電、騰創科技園虛擬電廠、金壇體育館“光儲充”一體化智慧能源站等典型場景先行先試;企業集聚方面,形成了以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為龍頭,北電愛思特、貝特瑞等知名企業組成的新型儲能企業梯隊;政策引領方面,印發《關于加快新能源之都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意見(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為新型儲能產業的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在合成生物、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領域,金壇早已謀篇布局。目前,金壇已經培育發展了華大生物、創健醫療、希誠新材、中迪新材等一批創新型企業。

今年3月,合成生物學(技術)領域首個國際標準發布,華大工程生物學長蕩湖研究所所長沈玥團隊參與標準制定;4月,江蘇省合成生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金壇舉行,秘書處設在華大工程生物學長蕩湖研究所。從2022年2月華大工程生物學長蕩湖研究所在金壇掛牌成立,到目前短短兩三年時間,華大集團在金壇已建成國際領先、國內最大的高通量合成平臺,該平臺通量每年可達百億堿基。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整合資源、配套獎勵、金融支持……今年7月,金壇出臺專項方案推進合成生物產業發展,明確到2026年,基本建成合成生物生產關鍵環節的產業鏈,引進企業不少于30家,產值突破300億元,爭創省級創新平臺2家,授權知識產權50件。

當前,金壇瞄準長三角一流的合成生物智造高地和產業集聚高地定位,以金壇合成生物產業園為核心,以華大基因為龍頭,全力打造合成生物產業集群,創建以合成生物為核心的生命科學之城。

蓄勢賦能,科創載體澎湃強引擎

大力培育創新產業集群,加快攻堅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聚力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堅定不移走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之路。金壇區加快打造科創載體,為企業提供成長空間,培育科技型企業,激發科技企業成長潛力。

在華羅庚創新中心的大廳內,一架低空飛行器被放置在顯眼的位置。這架飛機由江蘇海疆空天科技有限公司獨立研發,用于水庫大壩變形監測。公司聯合創始人張婷婷表示,無人機正成為“低空經濟”領域的“生力軍”,不僅要依靠包括低空制造技術、低空基礎設施以及低空數字系統的融合發展,更要依靠上中下游應用與各類產業融合。

華羅庚創新中心是金壇區科技人才項目招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創新型企業的重要載體,已簽約入駐項目12個,涉及低軌衛星、人工智能、通信設備、智能制造等領域,涵蓋了海疆空天、智水青善、晶冉智能等一批優質科創企業,其中人才類項目占比達81.8%。

近年來,金壇持續發力支持科創載體建設,除華羅庚創新中心外,圍繞產業共性需求和技術難點,打造長三角華羅庚科創港、七六一(金壇)創新中心、藍色彩虹金壇生物醫藥孵化器等為代表的特色專業載體,重點培育孵化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科技企業。

其中,七六一創新中心舉辦了產業加速營啟動、項目路演、投融資服務等活動,持續吸引優質項目入駐。華大藍色彩虹金壇生物醫藥孵化器以“產業+孵化+基金”聯動創孵3.0模式服務生物醫藥產業,聚焦以合成生物學上下游產業鏈為主的生物科技企業,在未來產業發展上持續開疆擴土。

在長城戰略咨詢今年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4》中,常州5家企業入選2023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金壇區包攬了三席:蜂巢能源、常州鋰源、厚生新能源。這些“神獸”均產生于新能源領域。

今年,江蘇常寶普萊森鋼管有限公司、江蘇創健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獲批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金壇區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總數增至7家,創歷史新高。

除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外,金壇區還設立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6家、市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5家,集中在合成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裝備等多個行業和領域。各設站單位先后招錄優秀博士后近百人,累計開展國家、省級科研項目80余項,充分發揮了博士后科研平臺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

金壇區將著眼于全面提升人才培養集聚水平,以產業精準布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梯度培育庫,推動條件成熟的新型研發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建設博士后科研平臺,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平臺支撐。

久久為功,錦繡生態鋪展新畫卷

生態治理,關鍵在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近年來,金壇以長蕩湖生態治理為切入點,縱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修復,深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挖掘轉化農業、文旅價值,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效共贏。

秋日的長蕩湖五彩斑斕、風光醉人。這里9436畝湖濱帶水草覆蓋率超90%,4000多畝湖心區首現金魚藻等沉水植物,物種增加到了760余種。這是金壇區開展洮滆片區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行動的最新成果。

金壇以長蕩湖生態治理為切入點,縱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修復。金壇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修復試點工程入選江蘇省生態環境系統2023年度“十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實現了“山青、水綠、林茂、田沃、湖美、草盛”。通過實施該項工程,金壇區新增綠地面積1500畝、修復廢棄礦山82萬平方米;11個國省考斷面優Ⅲ比例達90.9%,優Ⅱ比例達54.5%;長蕩湖湖心斷面總磷0.083mg/L,穩定達到Ⅳ類;林木覆蓋率達28.03%;新增耕地面積3429畝,完成土壤質量調查8.1萬畝;長蕩湖實現由生產型湖泊向生態型湖泊轉變,湖區有效清除總磷、總氮、有機質共計7.7萬余噸;長蕩湖區域恢復各類挺水、沉水植物超3萬畝。

在薛埠鎮新浮水庫生態綠道工程附近,村民、游客沿著水庫跑道跑步、悠閑散步。一些露營愛好者選擇在水庫附近搭建帳篷,聆聽鳥語蟲鳴。該項目巧妙地將水庫周邊的山、水、路、景融于一體,彌補了茅山旅游度假區大型濕地公園的空缺。

白鷺湖生態景觀提升工程的實施成效同樣顯著。該提升工程通過溝塘清淤、堤岸護綠、種植景觀苗木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湖泊生態環境,提高了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如今的白鷺湖,水天相接、青草悠悠,成為眾多野生動植物的棲息之所。

茅山旅游度假區(薛埠鎮)深化綠城建設,推進白鷺湖、新浮水庫、向陽水庫等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同時,完成渚山礦恢復治理工程和茅東、雙山、營盤山等4個礦山宕口修復工程。

今年以來,茅山旅游度假區(薛埠鎮)全面深化區鎮融合,不斷完善茅山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強化茅山生態紅線管控,提高網格巡查力度,并深入推進水環境治理專項行動,加大對水環境問題的溯源排查和整治提升力度,確保水質持續穩定向好。

持續突破,城市能級躍升辨識度

去年9月,隨著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正式啟用、滬寧沿江高鐵正式開通,金壇邁入高校、高鐵“兩高時代”,城市能級顯著躍升。

一年來,高鐵金壇站累計發送旅客超122萬人次,目前每天有30多趟列車班次發往全國,到北京、成都、重慶、長沙等全國各大城市,都有直達列車。

“鐵路+旅游”正為文旅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乘著高鐵的東風,金壇以茅山旅游度假區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契機,以全域旅游創建行動為抓手,推動全域旅游多點開花。今年中國旅游日期間,包括金壇在內的7個縣域城市和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有限公司成立“滬寧沿江高鐵旅游聯盟”,串聯各地優勢文旅資源,推出多項文旅惠民政策,策劃實施一系列“高鐵+文旅”活動。

盛夏的長蕩湖畔,長蕩湖·超級芒禾音樂節火熱開唱,超8萬人次樂迷齊聚長蕩湖畔,金壇高鐵站到發旅客共計4.8萬人次。期間,金壇各大旅游景區、景點紛紛推出系列優惠活動、特色項目,助力文旅消費提質升級,酒店接待游客3萬人次,帶動文旅消費3.16億元。

深度融入新能源之都和“兩湖”創新區建設中。河海大學新能源學院成立并落地常州校區,重點規劃光伏、儲能、氫能等學科方向。河海大學常州校區不僅是教學基地,還是創新創業大平臺和創新策源地。金壇預留1500畝土地建設華羅庚科學城,作為校地融合發展、科技創新的大平臺,服務人才落戶和創新創業。

今年5月17日,金壇首次實現在內河港口報關直接“出海”。通過在金壇港建設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原先只能在口岸港辦理的通關手續,直接前置到金壇港進行辦理,實現了一次報關、一次放行、一次查驗。這也意味著,金壇港正式由內貿碼頭升級為外貿碼頭。

城市邁入“兩高”,新的通道正在打開。中吳大道西延智慧快速路工程,是連接常州主城區和金壇的第二條快速通道,項目建成后,將構成中心城區與“兩湖”創新區往來的新通道,進一步促進要素流通,加快“常金一體化”。

真抓實干,城鄉融合走出新路徑

眼下,金壇區朱林鎮中天黃金大農場核心區,田野鄉間一片黃澄澄的景象,首季水稻長勢喜人、豐收在望。今年,農場共種植水稻約5000畝,其中500多畝為有機水稻,其余為綠色水稻。

中天黃金大農場區域面積約1萬畝,計劃投資10億元,目前已啟動項目一期6000畝,各類子項目正有序推進。核心區征遷、占補掛鉤項目已基本完成;宜居農房建設項目、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工作加速推進。

作為全區宅基地改革試點項目,該項目打破農房改善原址翻建和進城入鎮模式,實現異地選址統規統建、鎮域范圍統籌安置,是金壇區農民搬遷安置的首創,力爭將其打造成鄉村振興示范點以及農村現代宜居農房示范點。

該項目的實施將推動三產融合,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城鄉區域協同發展,全力打造產業融合、科技賦能、生態治理、聯農帶農的示范標桿。朱林鎮黃金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嚴清華表示,今后,黃金村將實現農業全程機械化、智能化,村莊宜居宜業,農民在家門口得到更多收入。

在“陌上花開”生態環境整治項目現場,7000余畝高粱紅了一片,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該項目通過范圍內閑置土地流轉、清障和整治,恢復了種植面積1萬多畝,改善了土地碎片化情況,使小田變成大田,更利于規模化種植。

該項目是金壇區與江蘇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集農、商、旅、科、創為一體的現代新型大農場,促進錢資新城與科教名城空間縫合,拓展近郊農業多元功能,實現穩糧穩生態。

在新建的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電子大屏上顯示指前鎮一家蟹塘內存在缺氧情況,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操控電腦打開增氧設備。這是新引進的基地數據可視化系統,巧妙結合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時監測塘口PH值、溶解氧、溫度等關鍵指標,并據此做出精準高效的決策。

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金壇加快農業強區建設,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試驗行動,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為農業賦予“工業動能”,為農村注入“城市資源”,金壇扎實推進鄉村振興,讓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