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我蘇漫評丨人口老齡化的背后,是新挑戰和新機遇



漫畫《讓“養老”變“享老”》

近日,江蘇發布了《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24)》,報告顯示,江蘇13市已全部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其中南通、泰州、鹽城和揚州已經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是全球人口發展的客觀趨勢。20世紀以來,全球多個國家步入老齡化時代,給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諸多挑戰。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將導致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下降,勞動力供給減少,進而影響社會生產力;另一方面,將對社會保障、醫療保障、養老服務等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對于人口老齡化,我們既不應掉以輕心,但也無須談之色變。老齡化不是問題,不適應才是問題。報告的發布,就是在給老年群體畫像,他們的老年生活是什么樣的?我們從中能看到怎樣的趨勢變化?最重要的,報告為我們積極應對老齡化提供了哪些的決策參考?

老有所養,需發揮青春新力量。截至2023年末,江蘇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突破2000萬人,達到208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4.5%,高于全國3.4個百分點。面對龐大的老年人口基數,不斷發展的社會,以及不斷更新的理念,老年群體不再僅僅滿足于吃飽穿暖,而是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對于養老服務,也不再僅僅滿足于解決最為基本的生活所需。當科技因素融入日常生活,養老的技術含量也是水漲船高。因此,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需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越來越多經過專業培訓的“90后”“00后”年輕人開始投身這一行業,他們被稱為“青春養老人”。更具活力、更高素質年輕人的加入,為養老行業不斷注入新的生機。需要正視的是,當前養老服務業普遍存在人才穩定性低的問題,養老護理人才流失較為嚴重。只有從提高福利待遇、社會地位、職業上升空間等方面出發,才能破解人才發展障礙,讓“朝陽”更好地守護“夕陽”。

老有所為,是新時代的新趨勢。報告顯示,至2023年末,江蘇60—69歲戶籍老年人口1030萬人,占戶籍老年人口的50.41%。這些低齡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的優勢,身體狀況良好,參與社會活動的需求強烈。江蘇沭陽的物理老師唐守平,退休后在網上通過視頻、直播做實驗,為網友直觀地演示各種新奇有趣的物理現象、江蘇省中醫院朝暉志愿者群體,他們平均年齡65周歲,退而不休,堅持志愿服務,服務病患……老有所為是應對新時代人口老齡化的需要,充分尊重和發揮“銀發力量”,積極引導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將其知識技能和經驗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既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經濟收入,又有利于盤活人力資源,對于老年人實現自身價值也有重要意義。

銀發經濟,是挖掘老齡社會潛能的新引擎。人口老齡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銀發經濟已逐漸成為江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老年群體高質量生活需求的重要支撐,也成為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挖掘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抓手。江蘇日前出臺《促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設10個以上銀發經濟特色園區,新增20家左右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基本健全銀發經濟產業體系,努力把“夕陽事業”辦成“朝陽產業”。當然,目前各地銀發經濟發展還存在不少短板,比如供給產品數量少、服務質量低、養老設施投入和機構供給水平不足等等。老年人日益多元化、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遇,如何提高銀發經濟發展質量,更好地滿足老年群體的真正需求,是一道需要各方共同答好的考題。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變老。社會在變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做好應對變化的準備。我們需要完善架構、精密計算、資源傾斜,化趨勢為勝勢,變挑戰為機遇,如此才能讓“養老”變“享老”。

來源|小蘇“畫”事工作室

統籌|周安琪

文稿|程夢青

手繪|姜向慧

(江蘇廣電總臺我蘇網原創,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