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辦公室、財政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醫?;痤A付工作的通知》,在國家層面統一和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付制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定點醫療機構可持續發展賦能助力。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醫保是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制度安排。聚焦群眾期盼,深入推進醫?;菝穹?,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將醫療保障網織得更密更牢,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推動醫保高質量發展,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醫療保障關乎人民群眾福祉,黨和政府始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持續健全社會醫療保障體系。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強對醫保工作統籌謀劃,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日益健全,建立起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醫療保障網,群眾就醫用藥負擔持續大幅減輕,全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目前,我國基本醫保年度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覆蓋超過13億人,已建成全世界最大的醫療保障網絡。醫保基金收支規模穩固,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穩定在80%和70%左右。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共同富裕,把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社會公平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我國基本醫保惠及全體人民的原因所在。
推動醫保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健康動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號角,發出動員令,強調“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想實現“一子落而滿盤活”的效果,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是重要一環。以“小切口”撬動看病就醫“大民生”;藥品集中采購給你我省了錢;醫養結合更好守護“夕陽紅”;托育服務與產假“無縫銜接”……新時代醫保改革前進道路上,有很多“新路”要蹚、“難關”要攻、“硬仗”要打,但只要積極主動想著為老百姓干好事解難事,迎難而上,醫療保障不斷完善,醫保水平持續提升,以改革的公平性筑牢醫療事業的普惠性,必能守護好人民群眾“病有所醫”的美好生活期盼。
推動醫保高質量發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補短板強弱項。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是我國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目標指引。以醫保談判可窺見一斑。從每粒108元的肝癌靶向藥降至18元,到上萬元的心臟支架降至700多元,再到胰島素降價幅度超過50%……國家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制度化、常態化,使很多曾經價格昂貴的藥品和醫用耗材實現“平民價”。目前,醫保談判藥品,覆蓋常用藥和特殊疾病、罕見病用藥,目錄內藥品數量達3088種,已惠及參?;颊?.2億人次,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等多重因素,累計為群眾減負超7000億元。在健康中國建設道路上,對每一個困難群體都要關愛、都不能放棄。面向未來,堅持問題導向、完善針對性措施,為談判藥品落地創造良好環境,才能更好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和期盼。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善于搶抓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的發展機遇,勇于面對衛生健康事業中的困難和挑戰,不負人民期望,推動醫療公共服務往均衡化方向發展,讓群眾健康有“醫”靠。(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