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迎來揭牌成立五周年。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區建設五年來,不斷加快完善一體化體制機制,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突破。
金秋時節,來到地處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蘇州南站,站內裝飾裝修工程正在收尾,為年底滬蘇湖高鐵的正式投運做準備。這里集合了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蘇州軌交10號線等多條線路,結合現有的公路網絡,以及規劃中的水上碼頭和低空飛行基礎設施,未來從這里出發,到長三角各地的通行將大大提速。
蘇州市吳江區鐵路建設服務中心主任朱帥劍說:“今年年底前,滬蘇湖以及沿線的所有的高鐵站都將具備通車條件,能拉近長三角城市間的時空距離,進一步推動周邊城市互聯互通,促進長三角區域資源互補和協同發展。”
當前,“軌道上的長三角”正疾馳而來。隨著交通網絡越織越密,示范區內的經濟協同、產業合作也迎來新機遇。總部坐落于蘇州吳江的微康益生菌,是一家專注菌種研發、生產及應用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隨著企業快速發展壯大,公司對人才和技術的需求越來越突出,一體化則成了最好的催化劑。
微康益生菌(蘇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馬張良說:“像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我們跟他們有一些校企的合作,那我們從這些學校能招引一些專業的人才過來。蘇州人才的支持政策、支持力度也都比較大,能夠讓這些人才真正留下來。”
綠色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底色。連接吳江、青浦、嘉善三地的太浦河,是示范區第一條建立“聯合河長制”的河道。在這里,一套“太浦河云管家”數字平臺, 覆蓋了從太浦閘到金澤水庫的約44公里水域,歸集了示范區三地近3萬條跨省域生態環境監測數據,水域內發生問題,可快速進行感知、識別、預警、報告。
蘇州市吳江區環境監測站副站長施志偉說:“我們數據共享,上游如果出現了異常,下游就可以及時知道。那么下游有一些異常,我們上游也可以知道,形成了一個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五年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這兩個關鍵,創新成果加速涌現。累計推出136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48項已面向全國復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