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無錫11月27日消息(記者顧煬威 王紀民)在無錫市濱湖區的百禾怡養院,76歲的陳虎章爺爺對掛在胸前的“小卡”贊不絕口,“這個小卡具有定位的功能,我到院子里散步,要是遇到什么突發事故,輕輕一按鍵,醫護人員就會立刻趕過來?!?/p>
2009年,首個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落戶無錫,拉開了中國物聯網發展的序幕。從百姓生活到城市治理,從車聯網到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基因”早已刻入無錫人的骨子里,也深深融入這座城市的血脈之中。
11月27日,“人民城市·溫情中國”網絡主題活動江蘇站走進無錫,探訪無錫的“智慧脈絡”,感受“萬物相聯”的魅力。
“人民城市·溫情中國”網絡主題活動江蘇站媒體一行走進無錫(央廣網記者 顧煬威 攝)
近年來,無錫依托物聯網產業優勢,不斷解鎖“智慧養老”應用新場景,推動全市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創新發展。百禾怡養院是無錫智慧養老應用示范點,也是江蘇中科西北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西北星”)的合作伙伴。
早在2016年建院之初,百禾怡養院院長趙娟就引入了智慧養老的理念,“現在的養老不再遵循老一套模式,而是借助科技的手段,一方面減少勞動力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讓老人的生活管理變得更加智能。”
百禾怡養院的老人和機器人互動(央廣網記者 顧煬威 攝)
在中科西北星的展廳內,AI健康檢測儀、AI智能助餐機、陪護機器人、智能床墊……各類智慧養老新科技產品令人目不暇接?!拔覀兓谖⒎?、虛擬容器、領域模型、知識圖譜等最新技術,結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研發的全域智慧健康養老平臺及系列產品,基本覆蓋目前國內健康養老管理服務全業態?!敝锌莆鞅毙菓鹇园l展總監張闐年介紹。
與此同時,在無錫的馬路邊、隧道里、橋梁上、河道沿岸以及雨污水管網深處,一塊塊微型智能監測設備正默默守護著整座城市的水安全。
無錫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內河縱橫交錯,水網密布。智慧排水,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一環,它關乎城市防洪排澇、水環境監測及雨污水排放調度等方方面面。無錫航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征科技”)正利用物聯網感知技術為城市治水貢獻力量。
航征科技董事長陳德莉表示,他們利用雷達、超聲波等技術,專注于“水流量”的精準監測,通過“水診斷”,發出預警并提供解決方案,能有效預防洪澇災害和水污染,讓無錫的水治理更智慧、更高效。
航征科技的生產車間(央廣網記者 顧煬威 攝)
在無錫,街頭巷尾,處處可見智能化應用場景。無人駕駛、智慧物流、車路協同……伴隨著對汽車互聯網應用的探索,無錫的車聯網產業也早已從虛入實。
沒有方向盤,沒有操控臺,也沒有駕駛員,一臺臺無人小巴車穿梭在無錫市中心,途經薛福成故居、東林書院、南長街等多個景區和商圈?!靶屡笥选钡娜谌?,讓這座城市的慢生活在便捷與智能中更顯從容和愜意。
“我經常乘坐無人小巴上下班,它們有不同的路線,可以直接送我到地鐵站。雖然車上沒有駕駛員,但感覺技術非常成熟,運行很平穩?!笔忻裢跸壬嬖V記者。
無錫市車城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小巴具備了L4級駕駛能力的自動駕駛,在行駛過程中可以實現自主決策、自主換道、自主超車、動態避障、自適應巡航等功能。
運行中的無人小巴車(央廣網記者 王紀民 攝)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無錫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車聯網城市級C-V2X網絡,實現車與車、人、路、云服務平臺之間的網絡連接。
據了解,2023年,無錫物聯網全口徑產業規模達4511.6億元,同比增長13.2%,全國排行前列。全市物聯網企業超3500家,覆蓋信息感知、傳輸組網、計算存儲、應用處理產業完整鏈條,以智能傳感器、車聯網、工業互聯網“一感兩網”為特色細分賽道的產業布局加速構建。
物物相連,智慧織網,“網”羅萬象。在萬物互聯的時代下,“數字”觸角不斷延伸至無錫的每一個角落,正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與群眾生活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