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南京:非遺進高校,文化傳承正青春

春節申遺成功,人類非遺再添中國文化瑰寶!保護與傳承非遺,青年是的主力軍。

在南京,一些高校將非遺保護與傳承融入教育教學中,著眼于培育大學生這一數量龐大的非遺“粉絲”群體,讓更多年輕人沉浸式感受非遺的魅力,為推動非遺的創新性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共同制作的秦淮燈彩。校方供圖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共同制作的秦淮燈彩。校方供圖

“金魚擺著尾巴在天上游,荷花居然盛放在寒冷的冬日,就連飛機也穿上了‘花衣裳’……”臨近春節,在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秦淮燈彩非遺文化傳承基地”,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秦淮燈彩造型優美、工藝精湛、色彩鮮艷,是南京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成員。但扎燈的傳統工藝十分講究,就拿一盞小小的荷花燈來說,就需要劈、扎、糊、裱、拓等62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如何化繁為簡,讓燈彩走進大眾心中?該校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大三學生蔡宇翔、何欣柔、李存、王昭月的實訓作品——秦淮燈彩H5交互設計,運用數字媒體傳播技術展現秦淮燈彩的璀璨歷史和制作技藝,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讓普通人也能化身非遺傳承人。該H5交互設計首頁列出四個主題“秦淮燈彩簡介”“制作工藝”“不看會后悔”“趣味游戲”,翻開“制作工藝”,動動手指就用斧頭將竹子一劈兩半,用細細的竹條扎制骨架,再進行外側糊裱……短短一分鐘,一只可愛的兔子燈“躍然紙上”。

“將秦淮燈彩引入課堂,聘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顧業亮為指導老師與師生共同開展燈彩產品種類創新,是學校近年來‘活化’非遺的創新實踐。”南鐵院藝術學院教師馬娜娜介紹,在顧業亮指導下,學校開設《走進非遺(秦淮燈彩)》、《非遺燈彩特色勞作》兩門公共必修課,將秦淮燈彩的“閃亮”映入每位學生心中。

除了秦淮燈彩,另一項國家級體育非遺項目——石鎖,在南京高校的傳承也開展得有聲有色。2015年,南京體育學院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設《石鎖運動》課程,總計32個課時,計2個學分。課程不但闡述了石鎖的由來,還教授學生基本功法、套路創編、健身操、游戲等技藝,讓學生更好傳承這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截至目前,該課程已先后教授學生100余名。

南京體育學院學生在2024年全國民間石鎖邀請賽上表演智能e石鎖。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王懷艷 攝

南京體育學院學生在2024年全國民間石鎖邀請賽上表演智能e石鎖。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王懷艷 攝

不僅如此,學校還組織專家,對石鎖運動的專業化、競技化進行提升和引導,編寫石鎖競賽組織與裁判等相關規則;積極舉辦、承辦各類“石鎖進校園”展演活動暨大學生石鎖比賽、全國首屆石鎖傳承與發展論壇等專業賽事和論壇。

此外,學校還自主研發了全新智能e石鎖,在傳統石鎖基礎上加入了傳感器和新材料,具備智能技術、數據分析等功能,使石鎖競技成績更公開、公正、透明。“從石鎖教學、訓練到競賽的全鏈條發力,我們希望能加速推動石鎖運動從一項民間愛好和運動發展成為一項有廣泛影響力的專業賽事,引領石鎖新‘石’尚。”南京體育學院武術與藝術學院副教授,江蘇省石鎖運動協會副會長徐誠堂說。

民俗學博士、南京農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主任張興宇建議,相關部門還可以利用多種方式、手段進行宣傳和推廣,讓年輕一代有參與感和自豪感,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和認識非遺的當代價值;做好非遺城鄉傳承空間與青年群體的生活連接。如南京要用好“老門東”“城墻”“高淳老街”“響堂村”等場景做好傳承,給大學生等年輕人提供體驗、鉆研、傳播的實踐機會;高校可根據學生們的需求,可以將老藝人“請進來”,也可以帶著學生“走出去”,到一些特定的場景進行沉浸式感受非遺的魅力。

此外,他還建議建立更多鼓勵創新傳承的機制,鼓勵年輕人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加強青年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日常情感性聯系。一方面為非遺注入青春力量,讓非遺更具現代感和互動性;另一方面也豐富了年輕人的文化生活,豐盈他們的內心世界,助力他們成長。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何潔 李花 王懷艷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