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正喜
12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2024年度綠色制造名單,徐州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入圍綠色工廠名單,躋身“國字號”綠色制造行列。
近年來,徐州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綠色低碳為目標,深入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工業領域節能降碳、綠色轉型“四個100”工程,今年前三季度,徐州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幅居全省首位,全市工業企業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含綠量”,加快塑造綠色低碳轉型新優勢。
江蘇云意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江蘇徐州銅山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內,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本報記者 齊浩 攝
傳統產業持續升級提質
以工業領域節能降碳為抓手,近年來,徐州通過系統推進四大行業布局優化和改造提升,加快行業高端綠色轉型,推動鋼鐵企業實施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產綠電1.5億余度、折合4.5萬噸標準煤。徐鋼集團優特鋼產品實現突破、產量占比達30%,沂州科技入選全國焦化示范企業、環保績效A級企業,中新、徐鋼入圍2024年中國制造業民營500強。
江蘇極易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全球單體產能最大的烷基酚和抗氧化劑生產基地。公司采用第三代DCS集散控制系統及全套自動化設備進行連續化、自動化、高效化生產,加強對工藝指標的控制,保證裝置工藝指標處于最佳狀態。
極易公司還通過建設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三廢”排放推行清潔生產,推進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達到世界同類技術先進水平。
標準化生產的優點在于能夠形成規模效益、保障產品質量,從而降低了成本。利民化學有限責任公司導入了智能化生產設備與系統,實現了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產品物耗、能耗、水耗、三廢治理等指標已全面對接國際領先水平,部分指標已經超越跨國公司水平。
徐工消防安全裝備有限公司建立了綠色供應鏈制度,近年來完成了鋼板原材料利用率提升項目、溶劑回收項目、油漆利用率提升項目、大件涂裝線廢氣處理設備安裝等一系列節能節材環保項目,正在實施和計劃實施的項目有涂裝生產用氣室體溫度控制優化、智慧能源管控系統信息化平臺搭建項目等,有效地節約了能源、資源。
中新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已形成了包括石灰、燒結、煉鐵、制氧、煉鋼、軋鋼及水、電、風、氣工序在內的鋼鐵聯合企業,通過進一步技改,可年節約煤氣12000萬立方米,年節約用電量500萬千瓦時,焙燒溫度降低50℃以上,煙氣脫硝率95%。
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以產業綠色轉型為引領,徐州圍繞“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大力發展綠色制造,構建“綠色產品—工廠—園區—供應鏈”梯度培育體系,為全面實施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制造升級厚植動能。
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為積極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提升產業結構“含綠量”,徐州建設了一批試點示范項目。累計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15家、綠色園區3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家,省級綠色工廠48家。7家獲評國家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示范企業。
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將綠色理念全面融入到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組建了低碳實驗室,實施了“產品生態設計”等優質綠色項目,極大提升了公司綠色管理水平。工廠采用新型酶催化法技術,對比傳統制備法溶劑使用量降低約70%,總回收率提升至80%至90%;“VOCs治理改造提升”項目,通過深冷預處理溶劑回收率能夠達到60%以上;采用綠色回收周轉桶替代一次性包裝桶,每年可減少一次性包裝桶使用3000余個。
江蘇協鑫硅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設了以顆粒硅產業化應用為主的長晶切片智能生產線,主要生產設備均采用PLC、IPC等先進數控技術,智能產線與產銷存真正做到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實時共享、傳遞。目前,公司單位用地面積產值、單位產品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單位產品原材料消耗量及單位產值碳排放量等績效指標均處于行業先進水平。
江蘇云意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優化生產工藝,引進先進的節能技術與國內外先進智能生產設備,根據生產情況自動調節原動設備的功率,實現智能控制,符合生產條件要求,讓產線效率最大化,減少浪費和能源消耗。企業摸清工廠現狀、系統了解工廠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確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行動計劃及落實碳達峰目標行動措施等方面,保障企業零碳工廠未來順利實施。
徐工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建有能源在線監測平臺,能夠實時監測各區域能源消耗。平臺可對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評價,并獲得產品綠色足跡證書。通過開展輕量化設計,節約原料,減少有毒有害涂料的使用,提高了產品的綠色屬性。
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
近年來,徐州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光伏、風力等清潔能源發展規模持續提升。同時,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退出低端低效產能。
徐州積極培育的“343”創新產業集群,更是增強了徐州綠色制造的發展驅動力、示范影響力。1月8日,工信部公布2023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名單,徐州憑借“農副食品加工業、棉紡紗加工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三個特色優勢產業在全國眾多參評城市中脫穎而出。
7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公布第三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徐州市成為全國66個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區)之一。根據試點方案,徐州將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支持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支持徐州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
“雙碳”工作試點培育方面,云龍區獲首批省級雙碳城市試點,徐州高新區、新沂經開區、豐縣經開區、徐州經開區等4家獲首批省級雙碳園區試點。徐州還在全省率先探索碳資信評價體系建設,建立淮海經濟區碳管理、碳資信評價服務平臺,激發經營主體自主減排和綠色低碳發展動力。
碳足跡管理建設方面,徐州正在推進工程機械等一批產品碳足跡核算、數據歸集、碳標識認證,探索碳足跡與綠色采購、綠色消費、綠色金融、綠色貿易等政策的銜接和應用。
工廠車間節能減碳,智能制造綠色加力。下一步,徐州將持續推進工業領域節能降碳,推動資源集約高效利用,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多措并舉推動企業綠色化發展,確保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全部達到工業重點領域能效基準水平,實現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