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企業成立聯盟合力攻關技術難題、暖通空調產業聯盟“握指成拳”吸引人才、船舶制造產業聯盟建立陣地服務體系……今年以來,靖江市依托產業發展實際,以黨建為紐帶,最大限度整合資源,形成“產業+黨建”發展合力,推動全市船舶海工、綠色鑄造、暖通空調、汽車零部件產業等主導產業加速實現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強鏈補鏈。
黨建引領,激發產業創新活力
靖江市綠色智能鑄造產業聯盟黨委成立了鑄造產業共性技術“攻堅支部”,針對鑄造產業轉型發展過程中的難點痛點,開展技術攻關。江蘇聯興成套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在攻堅支部的協助下,成功啟用了“改良泡花堿+固化劑”工藝,不僅解決了氣味、耐高溫和澆鑄質量等問題,還實現了廢沙的循環再生利用,每噸鑄件節省成本2000元,并成功申請了5件發明專利。這只是靖江市黨建引領產業升級的一個縮影。
在靖江,推進產業鏈黨建已經成為助力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的強大引擎。在船舶海工領域,靖江市依托黨建平臺,推動了一批關鍵技術的突破,如深海探測技術、高效節能船舶設計等,提升了本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綠色鑄造產業則通過黨建引領,實現了從傳統鑄造向綠色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節能鑄造設備和工藝應運而生。這些成果的背后,是靖江市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企業研發、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生動實踐。
人才集聚,打造高素質產業隊伍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靖江市積極構建以企業黨組織為核心的人才服務體系,為產業鏈上的企業搭建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的全鏈條平臺。暖通空調產業聯盟黨委設立了“躡云江來”大學生就業基地,通過舉辦多場招聘會,提供了200余個產業“鏈上”崗位,促成約80人與企業達成初步就業意向。此外,企業黨組織還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開展技能比武等活動,激勵員工不斷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產業隊伍。
為了留住人才,靖江市還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提供人才公寓、發放住房補貼、設立人才發展基金以及人才辦事一站式服務窗口等,為人才在靖江安居樂業提供了有力保障。這些舉措不僅吸引了市內外專業人才和技能人才來靖江就業創業,也為靖江市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強鏈補鏈,構建完整服務生態
靖江市各產業聯盟黨委積極落實“三張清單”,通過組建科技人才服務隊、靖稅青年服務隊、金融惠企服務隊、法律服務隊等四大助企強鏈服務隊,共同構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惠企服務體系。這些服務隊深入企業一線,為企業提供精準的技術咨詢和解決方案,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以船舶制造產業聯盟黨委為例,該黨委牽頭組建的科技人才服務隊由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的頂尖專家教授組成,他們如同流動的智囊團,深入各大船舶企業,為企業提供“一對一”“面對面”的技術服務。此外,船舶產業鏈上還構建了“1+4+N”陣地服務體系,打造了集黨群服務、科普教育、商務洽談等功能于一體的聯盟黨建綜合體,為船舶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接下來,靖江市各產業聯盟黨委將通過繪制產業鏈發展圖譜、制定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優化服務、促進資源共享,實施了產業鏈黨建蹲點解剖行動,深入產業一線問需求、送政策、解難題。此外,依托“聯盟日”活動載體,產業聯盟黨委還牽頭策劃了一系列政策解讀、供需分享、銀企對接等活動,為鏈上企業搭建了交流平臺,尋找合作機會,為產業鏈發展提供明晰的“路線圖”,全力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各個環節。
(靖江市融媒體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