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即將走過的2024年,中國經濟頂風破浪,穩中有進,持續向好態勢不斷鞏固。作為經濟大省,江蘇這一年堅決扛起“勇挑大梁”的責任擔當,著力抓產業、促消費、擴投資,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
近日,在揚州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隨著兩艘全新打造的63500噸散貨船順利交付,企業今年25艘船舶的生產任務提前完成。此次交付的兩艘散貨船在船舶運載效率及綠色環保等指標方面表現優越,深受海外客戶青睞。
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鶴榮說:“目前,我們整個在手訂單是83艘,應該說我們接下來幾年造船的形勢都非常好。準備再新增土地200畝,計劃投資6億元左右,爭取把我們的銷售規模提升到36艘。”
今年以來,江蘇船舶出口規模持續位居全國首位。創新的工藝技術、扎實完備的產業鏈群是江蘇船企吸引國際訂單紛至沓來的重要原因。包括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在內,江蘇半導體、新一代信息通信等7個集群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優勢產業集聚效應不斷放大。全省工業增速持續高于去年同期、快于全國。與此同時,江蘇組建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出臺支持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高質量發展專項政策;發布“未來產業先行集聚發展試點”……通過前瞻布局,整合創新資源,新質生產力加快“上新”。成立剛滿兩年的南京埃斯頓酷卓在機器人領域擁有完全自主的軟件開發能力和硬件制造能力,今年推出了新一代人形機器人產品。公司也成為省級母基金首批產業專項基金的首個直投項目。
南京埃斯頓酷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遠平說:“這次我們拿到1.3億元的融資,主要投入到迭代第二版的人形機器人的開發當中。耐心資本的支持給到我們企業更多時間和空間,把前期技術研發做深做透,把產品打磨好。”
產業升級的同時,江蘇勁吹政策“暖風”,給經營主體增動力:持續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力度不斷升級;發布33條政策,加快投資消費“雙輪”驅動釋放內需潛力,優化政府服務、金融供給,惠及更多民營企業和重點產業。
宸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王飛說:“我們原有的場地很拘謹。大約3個月到4個月的時間,政府就給我們提供了兩個廠房,給我們企業產能提升和未來發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蘇寧電器南通美麗華店店長楊琴說:“有了政府補貼之后,手機數碼產品銷售額和上個月相比已經提升了8倍。”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消費市場熱氣騰騰;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大塊頭”挺起大擔當;外貿結構不斷優化,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這一年,江蘇上下堅定信心、奮發有為,經濟“穩”的勢頭有效延續,“進”的步伐鏗鏘有力,以過硬的成績更好肩負起“經濟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責任,在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藝 陳忠耀 周雷 供片臺/揚州臺 南通臺 無錫臺 編輯/張萌)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