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向暖,興化市千垛景區在金色浪潮中迎來年度旅游季的啟幕。近日,萬畝油菜花已隨氣溫攀升漸次綻放,形成一片片漂浮水面的“金島”,標志著千垛景區正式進入盛花期。作為中國唯一的水上油菜花海,興化千垛景區每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都會上演“水岸花田相映金”的奇景。
依托這方獨特“水韻花魂”,興化市近年來持續深化“農業+旅游”融合模式,通過完善水上觀光動線、推出“晨霧賞花”“夜游燈海”等特色項目,將傳統農業景觀轉化為文旅發展動能。據景區負責人介紹,為應對即將到來的賞花高峰,已增派水上畫舫運力,并開通“云上賞花”慢直播通道,讓暫時不能親至的游客也能共享這場春日盛宴。
解碼在地風物基因
興化千垛菜花節的誕生,源于對當地獨特自然資源的深度挖掘和創意開發。興化地處江淮之間,地勢低洼,先民們為了抵御洪澇災害,在沼澤中壘土成垛,形成了獨特的垛田地貌。每年春季,垛田上的油菜花競相綻放,金黃一片,美不勝收。2009年,興化首次舉辦千垛菜花節,將這一自然景觀推向了全國乃至世界的舞臺。
菜花節的舉辦,不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賞,更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據統計,僅2024年千垛菜花旅游季期間,興化就接待游客20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4.5億元。
隨著菜花節的持續舉辦,興化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提升游客的參與度和體驗感。2024年的菜花節期間,興化推出了夜間實景演出《壹念·千垛》生態水鄉風情實景劇。該劇以興化水鄉的垛田、水景為背景,融入茅山號子、會船、水上迎親嫁娶等本土特色元素,配合無人機、煙花秀、激光投影等科技特效,為游客帶來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豐富了菜花節的活動內容,也成功激活了景區的“夜經濟”,延長了游客的停留時間。
此外,興化還注重菜花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在菜花節期間,興化舉辦了多場文化展覽和民俗表演,如興化非遺展示、水鄉民俗風情展等,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興化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
構建全時賞花矩陣
興化深知,僅依靠一季的菜花節難以形成可持續的文旅發展。因此,從2010年開始,興化開始探索“兩季觀賞”,并逐步將菜花節升級為“四季花海”文旅品牌。通過精心選育不同品種的觀賞植物,興化成功打造了“春看菜花、夏賞荷花、秋品菊花、冬覽蘆花”的四季花海景觀。這一轉變不僅豐富了興化的旅游產品線,也延長了旅游季節,實現了從單季旅游向四季旅游的跨越。如今,無論春夏秋冬,游客都能在興化找到獨特的旅游體驗。
在四季花海的打造過程中,興化注重每個季節的特色和亮點。春季,除了千垛菜花外,興化還推出了龍香芋觀賞區,讓游客在欣賞菜花的同時,也能領略到龍香芋的獨特魅力。夏季,興化重點打造了萬畝荷塘景區,通過豐富荷花種植品種、創設互動體驗項目、開發荷藕主題文創產品等方式,形成了集賞荷、采藕、水上娛樂等多項活動于一體的休閑旅游度假區。秋季,興化則圍繞菊花種植品種,打造“五彩垛田”,并將興化大閘蟹這一美食和美景有機融合,實現了市場價值的互促共贏。冬季,興化依托天然生態,在徐馬荒、洋汊蕩等區域打造蘆花景觀點,通過攝影愛好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興化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宜人的自然風光。
為了推廣四季花海品牌,興化還注重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推廣方式。線上方面,興化利用抖音、微信、小紅書等平臺,發布四季花海的美景視頻和圖片,吸引大量游客關注。線下方面,興化則通過舉辦四季花海旅游節、攝影比賽等活動,提高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跨界融合產業DNA
在全域旅游的發展理念下,興化注重將文旅產業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興化在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注重農業、工業、服務業等產業的協同發展。
一方面,興化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了當地農業的發展。興化依托千垛菜花景區,發展了農家樂、民宿等鄉村旅游業態,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同時,興化還注重將農業資源與旅游資源相結合,推出了興化大米、興化大閘蟹等特色農產品,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能了解到興化的農業文化。
另一方面,興化還注重將文旅產業與工業、服務業等產業深度融合。興化利用當地的工業資源,發展了工業旅游項目,讓游客在參觀工廠、了解生產工藝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興化的工業魅力。同時,興化還注重提升服務業的質量和水平,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
在全域旅游的推動下,興化的文旅產業實現了從單一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轉變。如今,無論游客身處興化的哪個角落,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旅游氛圍和獨特的旅游體驗。興化已成為一個集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現代農業、工業旅游等多元素于一體的全域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