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哀思,忠魂勵初心。3月31日,南通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聯合南通市文亮小學、鐘秀街道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及崇川區城東街道小石橋社區,赴南通市烈士陵園開展“清明追思祭忠魂 紅色基因永傳承”清明祭掃活動,通過莊嚴儀式、紅色教育、實踐感悟,引導全體民警師生賡續紅色血脈,厚植家國情懷。
春日的烈士陵園松柏蒼翠、莊嚴肅穆。下午1時,活動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全體人員列隊肅立,激昂的旋律在陵園上空久久回蕩。隨后,南通邊檢站民警與文亮小學學生代表共同朗誦詩歌《童心向黨 詩頌忠魂》。“巍巍青山埋忠骨,耿耿丹心照千秋……”鏗鏘的童聲與深情的誦讀交織,將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與新時代的奮進誓言娓娓道來,現場人員感動不已。
在深沉的《獻花曲》中,移民管理警察與共建單位代表緩步走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整理挽聯,全體人員鞠躬默哀,以最樸素的方式表達對英烈的深切追思。面向鮮紅的黨旗,南通邊檢站黨員民警高舉右拳,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誓言聲聲,字字千鈞,既是初心使命的再宣誓,更是忠誠擔當的再出發。
祭掃儀式后,全體人員走進烈士陵園展館,通過一張張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文物、一段段英雄故事,重溫南通革命先輩為民族獨立、為人民解放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
“烈士們用生命詮釋了信仰的力量,作為新時代的移民管理警察,我們必須傳承這份忠誠與擔當。”南通邊檢站民警溫經鑫在參觀后感慨萬千。
近年來,南通邊檢站始終將紅色教育作為錘煉黨性的重要抓手,深化與駐地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的黨建共建合作,通過“江上小課堂”“情景黨課”等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此次清明祭掃活動,不僅為民警、師生和社區群眾搭建了共學共踐的平臺,更凝聚起守護國門、服務人民的奮進合力。
通訊員 蔡一銘 溫經鑫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季雨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