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都市圈,憑借地緣、生態之利獲得“南京后花園”之稱的,除了南京的幾個遠郊區,就要數鎮江句容市了。
句容西接南京,其城區與南京、鎮江兩地市中心的距離都在50公里以內,多年來致力于“融入南京、接力鎮江”。不光毗鄰地區的句容樓盤住滿了南京的上班族、養老族,亦有越來越多在句容創業的南京人過上了“雙城”生活。
企業入駐句容經開區的姜姝,早上從南京的家出門,通常開車40分鐘就能到達公司上班。句容的山水田園、優質農產品讓她打心眼里喜歡,近年她還發現這里的產業環境變得更優,發展動能變得更強。
數據顯示,句容市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00億元;入圍2025年江蘇省重大項目5個,其中制造業項目4個,均為歷年最高。迎來撤縣建市30周年的句容,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感覺。
江蘇翔瑞智裝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作業。馬吉攝
產業向實 重塑新業態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受中心城市南京的輻射影響,房地產一度成為句容區域經濟的支柱之一?!白罡叻宓?016年,本市商品房銷售額達到336億元?!本淙菔邪l改委規劃科科長藺錫棟說。
與南京仙林地區一河之隔,句容市寶華鎮樓盤遍布,超5萬名南京市民在此置業居住。當地一位房地產中介說,“有一年寶華的新開樓盤有20來個。”
實踐證明,實體經濟才是硬道理。《句容市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0年)》中明確,以“兩群三鏈”為主導產業,聚焦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兩大產業集群,全力打造高性能新材料、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三條地標性產業鏈。藺錫棟說,這也是當地首個產業發展專項規劃。
作為高性能新材料產業的鏈主企業,江蘇中晟電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晟電磁”)去年實現銷售額30億元,增長率高達55%。要知道,這家企業2010年落戶之初做的并非硅鋼,它的轉型發展正與句容重塑產業結構相呼應。
據了解,中晟電磁企業總部位于廣東中山,當初在句容的項目是生產混凝土、五金件等,為房地產行業做配套。中晟電磁總經理黃玲說,從2021年涉足硅鋼到如今年產能100萬噸,公司迎來了井噴式發展,“開年以來平均日產硅鋼2800噸,今年的銷售收入有望再提升50%以上”。
在站穩硅鋼市場之后,中晟電磁科技去年9月又追加15億元投資,建設為新能源汽車配套的電磁材料項目。該項目入列2025年江蘇省重大項目,目前已進入土建和設備選型階段,預計2026年投產。
產業對路之后,中晟電磁的項目接二連三上馬。截至目前,當地“兩群三鏈”企業數量已近300家,新材料、智能制造等4個產業集群發展成為百億級主導產業。句容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5年,力爭全年“兩群三鏈”企業銷售規模突破480億元,占全市工業銷售比重70%以上,形成5家30億元、10家10億元以上鏈主企業,規上工業企業達250家以上。
凱米膜項目生產設備進場。人民網 王丹丹攝
招商求變 蓄積新動能
記者見到凱米膜項目現場總指揮關請時,他正在忙著讓人“卸貨”,“今天已經有5車設備進場,我們幾乎是一邊土建收尾,一邊安裝設備。”
“項目去年6月6日簽約,7月12日開工,從簽約到開工只用了36天?!本淙萁涢_區投資促進局局長王蓉介紹,這個總投資15億元的環保設備制造項目是從南京招來的,當地為此成立了招商服務專班,倒排工期,限時推進,沒耽誤一點時間。
“這是我們設在南京之外的第一個生產基地,一期40畝土地拿地當天就開工,預計下個月試生產?!标P請說,公司在項目選址時考察了南京周邊多個地方,落戶這里主要基于“和公司總部距離近,土地和用工成本也相對較低”。據了解,該項目一、二期達產后,預計年產200套分離膜設備,實現年銷售收入4億元。
在打造南京都市圈先進制造業新高地的城市功能定位下,承接南京產業外溢并推動形成“研發在南京、生產在句容”的產業格局,正在成為當地招商發力的方向之一。
“南京是我們擺在首位的招商目的地,今年以來新簽約項目中來自或關聯南京的超過一半?!本淙菔姓猩讨行木C合部部長高軍介紹,該市去年開始實施“1+6”駐點招商,其中“1”就是南京,“6”是上海、蘇州、杭州、合肥、北京、深圳。
聚焦產業鏈靠前招商,效果看得見。2024年,句容新簽約鎮江市級重點項目90個,億元以上共42個,總投資326.4億元。
人民網調研中發現,當地招商既注重能很快投產見效的產業項目,也著眼經過孵化、培育將來能夠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的科技項目,這是招商思路的重要變化。去年10月,句容市科技招商中心掛牌成立?!盀橥苿涌萍紕撔屡c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我們編制了科技招商工作手冊,招商方向將更聚焦富含科技含量、未來前景好的項目?!痹撝行闹魅螀菄鴿f。
句容經開區瑯琊人工智能創新港。張杰攝
一區多園 營造新空間
說起凱米膜項目的落地,還有個插曲與句容推進的“飛地經濟”有關。原來,該項目當初有意落戶在離南京更近的寶華鎮,而非句容經開區。
“過去在項目招引上缺少統籌,各自為戰就會造成產業集聚度不高、區域主導產業不強的情況?!本淙萁涢_區經發局局長姚淦橙說,現在有了產業發展規劃,不僅明確產業類型聚焦“兩群三鏈”,也在空間布局上加以引導、規范,把產業載體統籌在“一區多園”和“三帶四組團”上。
園區載體是產業發展主陣地。2023年9月,句容市成立“一區多園”大黨工委并掛牌管理辦公室,相繼出臺《句容市盤活存量激勵辦法》《關于推進“飛地經濟”發展實施辦法(試行)》等政策文件,開展“凈地”攻堅行動,盤活閑置廠房、低效用地等存量資產,騰出發展空間。就飛地項目機制而言,各板塊之間互通有無,飛出地和飛入地共推項目建設,共享企業稅收,由此保護了飛出地的積極性。
“全市上下一盤棋,載體建設也轉向了‘繡花活’?!碧A錫棟介紹,句容去年盤活35宗、2673畝產業類“凈地”,新增可開發利用空間1.58平方公里,有力推動了“項目等地”向“地等項目”轉變,當年市級制造業重大項目入園率100%,并統籌完成了5個飛地項目。
得益于充足的凈地資源,江蘇翔瑞智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姝說,和7年前剛來句容經開區不同的是,他們拿地50畝,在2萬平方米新廠房內布設了3條生產線,去年已告別租用廠房搬進自建廠房,“今年一季度我們完成產值4000多萬元,現有訂單排到了9月份”。
公司營收從百萬級到億元級,姜姝見證著自家企業的發展壯大,也感受著園區建設的蒸蒸日上。有著11棟建筑的瑯琊人工智能創新港就在她眼皮子底下拔地而起,如今正在竣工驗收,商湯、微軟、百度等一批龍頭企業已經率先入駐?!斑@里的產業載體規劃有序,凈地空間虛位以待,園區發展得好,我們干事創業的信心也更加足。”她說。
“我們將堅持產業強市‘一號戰略’,做強產業鏈群,加力各類產業載體建設,促進產城融合,營造讓項目招得來、留得住、發展好的營商環境。”句容市委書記周必松表示,將堅定“融入南京、接力鎮江”定位,努力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產業勝勢,力爭在構建現代化產業新高地進程中后發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