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惠農物資的精準投放,到智能農機的廣泛應用;從高產示范片的輻射帶動,到全鏈條社會化服務......江蘇邳州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現代化,圍繞傳統種植業,著力提單產、擴產能、增效益,推動糧食安全和收入增加齊頭并進。
政策新引擎
“物技結合”補貼矩陣破解增產瓶頸
在岔河鎮良壁村的豐產物資發放現場,上百噸政府免費提供的玉米專用肥料整齊碼放,前來領取肥料的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笑容。據介紹,此次發放的玉米專用肥料是岔河鎮建設玉米單產提升示范基地的豐產片物化補助。
岔河鎮良壁村村民謝廣良說:“鎮政府通過惠農政策發放專項化肥補貼,還有農技專家指導我們生產,玉米畝產量從800—1000斤提升至1300斤左右。”
在促進小麥、玉米單產提升過程中,岔河鎮結合本鎮小麥、玉米連片種植面積較大優勢,積極申報國家有關農業項目,引導種植戶提高種植管理水平,推動糧食單產逐步提升。
岔河鎮農技中心主任楊召前介紹:“我們2024年申報玉米單產提升示范基地項目,建設1.1萬余畝示范片。農技部門圍繞該項目輻射帶動全鎮,從選用良種、科學施肥、科學澆水等管護措施,進行苗前期和中后期技術指導。”
據介紹,岔河鎮玉米小麥種植面積5.5萬畝左右,經過單產示范提升基地建設的推廣,全鎮平均糧食小麥單產提升80公斤左右、玉米增產100公斤左右。目前,邳州市通過豐產片物化補助、良種補貼、機耕補貼、農機補貼等多項政策,大大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農民種糧收益。
科技新動能
無人機+高產品種重構生產效益
在促進糧食單產提升中,邳州市積極開展“全國小麥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工作,推廣實施新技術、新品種,培育種田“新農人”,以農業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推動傳統種植業提質增效。
在占城鎮一塊麥田里,邳州市鳳霞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負責人李康嫻熟地操控無人機進行田間水肥一體化作業。
李康介紹:“這片小麥選種徐麥35號,是適合當地的高產品種。種植前我們對土地進行深翻,用綠色有機肥作為底肥,選用農藥符合國家農藥殘留標準,小麥品質大幅提升,每噸收購價高出普通小麥20—40元。”
服務新體系
全鏈條社會化服務培育“種田CEO”
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李康參加無人機培訓,并獲得無人機駕駛資格證和維修資格證。同時,他依托農事服務中心,從事糧食烘干、收儲、初加工、農機農事等多項服務。
李康表示:“政府對農業種植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新技術、新機械加持下,農民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耕種模式,農業種植很有發展前景。”
占城鎮種植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9萬畝,該鎮通過完善水利設施、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組織田間管理培訓、落實惠農補貼政策、創建糧食作物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等多管齊下的“組合拳”,筑牢糧食安全根基,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
占城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張龍介紹:“我們提前謀劃實施田間除草、病蟲害防治、施肥管理、旱情應對、田間灌溉等工作,積極和市農業農村局對接,申報糧食作物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通過示范片創建,推廣良種良法,加強病蟲害統防統治,在提高糧食單產的同時提升質量。”
來源:邳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