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民營企業要如何精準發力?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聯主席、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立受邀走進現代快報AI+XR演播廳,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聊聊如何讓科技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雙向奔赴”。
“總書記鼓勵我們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我深受鼓舞,內心倍感振奮,渾身充滿干勁,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使命之重,同時對未來發展充滿堅定信心。”蔣立說。
企業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尤其是科技領軍企業具有研發投入強、技術水平高、人才儲備足等優勢,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蔣立表示,科技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也是天加34年來一路成長為如今的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秘訣。
他介紹,天加“一個環保路徑、兩個事業板塊”,深入耕耘專業空氣環境制程和綠色再生能源領域,成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空氣處理機組連續15年排名市場第一。2021年,企業獲得環保行業含金量最高的保爾森可持續發展大獎,將我國建筑環境中央空調節能平均水平提升了68%,比美國平均水平提升了60%。蔣立認為,這些成績的取得,讓公司更加堅定了發展方向。
對于企業發展來說,“裝備庫”里要有秘密武器。在蔣立看來,這里面最重要的莫過于自我學習、守正創新的能力。他認為,企業必須構建具有競爭力的制度體系,夯實基礎管理,并打造國際一流的實驗室,為創新提供堅實的支撐。“我們擁有200多個實驗室,其中50多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與此同時,天加始終堅持拼搏奮進、創新發展,同時十分注重國際化協同發展,堅持走國際化高質量綠色發展(ESG)之路,目前正從設備制造商往看得見的、有公信力的節能服務商轉型,適應大市場變化發展的需要。
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科技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競爭。蔣立強調,投資優秀人才至關重要。同時,企業還應積極擁抱新技術。“隨著AI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們敏銳洞察到其在提升系統能效方面的巨大潛力,順勢推出OptSeek看得見的節能?智慧物聯數據平臺,為建筑節能提供更強大的算力尋優技術路徑支持。”蔣立表示,他們將通過這些做法,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達到1+1>2的效果。未來天加將繼續推動標準體系的完善、產業布局的優化以及技術瓶頸的突破,積極為我國“3060雙碳”戰略貢獻力量。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吳嫣然 盧河燕 徐蘇寧/文 蔡玥 袁俊帆 張浩然/攝 仇澤雨/后期 李卉子/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