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借用喀納斯這張新疆‘頂流’風景區名片,逐步培育打造一個中國主導、國際性、綜合性、開放性的論壇。形成一個國際性話語權平臺,開展全方位的對話交流,共同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新疆區委會主委馬華東說。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間,中國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務實合作持續深化拓展,在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進行了廣泛合作。隨著合作深入,我們需要一個和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高級別對話和智庫研討的平臺。”馬華東說,這是他提出該項提案的初衷。
△馬華東
中國新疆與中亞、俄羅斯、蒙古國區域科技經貿人文等合作始于20世紀90年代,在科教文旅、經貿等方面不斷取得進展,逐步形成了長期合作機制,為深化區域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如今,新疆已開通國際道路運輸線路118條,占中國總數的1/3。新疆至歐洲高速公路全線貫通,與哈薩克斯坦第二條鐵路建成運營,中吉烏、中巴鐵路前期工作穩步推進。中歐(中亞)班列貨運通道能力穩步提升,過去五年間累計過境2.94萬列、年均增長23.6%,累計始發5807列、年均增長9%。連通國內與中亞的油氣運輸大通道基本形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明顯提升。
馬華東認為,打造面向國際的“喀納斯論壇”,有利于我國擴大對外開放、西部大開發、共建“一帶一路”等深入推進,有利于推進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加快建設對外開放大通道建設。西部是未來中國的新增長極,通過國際對話合作論壇,可促使當地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馬華東建議,可以盡快啟動喀納斯論壇立項調研論證,以喀納斯或阿勒泰為永久會址,每年舉辦一屆,就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科技、教育、文化、旅游、衛生、體育、資源環境、經貿等領域中各國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開展交流。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陳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