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病灶已經小了很多,我終于有機會接受外科手術啦!”近日,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的病房里,37歲的肝癌患者小李(化姓)欣喜地說道。這次,是小李在做完釔90樹脂微球介入微創手術后三個月來院復查,檢查發現病灶體積縮小了60%。目前,小李已經出院回家休養,一段時間后就可以進行外科手術了。
酷愛運動,卻意外查出肝癌
來自安徽的小李身體一向健康,平時喜歡運動,特別是愛打羽毛球。前段時間本想到醫院查泡沫尿的問題,但是萬萬沒想到,竟然發現右肝巨塊型肝癌,如同當頭一棒,小李頓時就蒙了。
為什么年紀輕輕就得了肝癌呢?小李一時間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他輾轉各大醫院尋求治療方案,但都紛紛表示目前沒有手術機會。后來,小李聽說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介入診療中心主任滕皋軍教授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釔90微球微創介入治療肝癌,便慕名來到南京找到滕皋軍院士,希望可以幫他解決難題,尋求生機。經過多學科會診專家會診討論,最終確定為患者進行釔90樹脂微球內放射治療是最佳選擇。
注射一針“釔90”,重拳打擊肝腫瘤
經過前期的肝動脈造影+锝99評估,終于迎來了釔90樹脂微球介入微創手術,在滕皋軍院士的指導下,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朱海東副主任醫師帶領團隊杜瑞杰醫師,為患者進行了“經導管肝動脈造影+釔90微球內放射介入術”。這種先進的療法是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通過股動脈穩步建立手術通道,通過肝動脈將預先計算好劑量的放射微球輸送至肝臟腫瘤血管中,從腫瘤內部近距離釋放精準劑量的β射線殺傷腫瘤細胞。整個手術歷時近1小時順利完成。
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感覺良好。成功手術出院后,小李按照醫囑,同時進行了靶免聯合抗腫瘤治療。
術后三個月復查,腫瘤縮小六成
術后效果怎么樣呢?術后三個月,小李又來到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進行復查,經過CT和磁共振檢查發現,病灶由原來的大小約120.2×103.8毫米,縮小到75.53×64.82毫米,病灶整體體積縮小60%。“真沒想到,之前手術中‘打’了一針釔90,竟然威力這么大,腫瘤縮小了這么多。”小李開心地說。按照目前恢復的情況,結合中大醫院肝癌多學科專家討論的意見,小李下一步將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肝臟腫瘤。
釔90 似“超級核彈”,攻克腫瘤威力強
據介紹,中國是一個肝癌高發國,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2020年中國的肝癌新發病例41萬,其中死亡病例39萬,占到了全球的50%左右。盡管外科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和肝移植)是目前唯一能使肝癌患者得到治愈或長期生存的手段,但因肝癌具有發病隱匿且進展快、術后復發轉移發生率高的特點,在中國70%至80%的患者在首次治療時已不具備手術切除條件,國內肝癌患者的五年總生存率僅14.1%。
滕皋軍院士指出,目前中大醫院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釔90玻璃微球、釔90樹脂微球、釔90炭微球等多項新技術治療肝腫瘤,釔90微球就像精準投放打擊腫瘤的“超級核彈”,前期通過精準定位,將釔90微球同位素注射液注入肝臟腫瘤血管,釋放高能量β放射線,能近距離瞬時殺滅腫瘤細胞,對正常肝組織和周圍環境幾乎無影響,同時還可與生物、免疫、靶向等其他綜合治療方式聯用,為廣大肝臟惡性腫瘤患者帶來更為顯著的臨床獲益。目前已有的大量數據表明,釔90微球介入治療對肝臟惡性腫瘤的降期及為后續手術轉化治療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通訊員 劉敏 程守勤 現代快報+記者 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