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8日至19日,以“網聚文明力量 奮進偉大征程”為主題的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這次網絡文明盛會凝聚了10億網民的團結奮進之力,更寄托了我們共同建設文明網絡的美好愿景。
當今時代,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網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嶄新姿態重塑我們的生活。然而,就像現實生活一樣,網絡生活同樣需要文明、道德、正義與陽光。我們理應擦亮文明“底色”,讓網絡正能量更加澎湃。
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是順應信息時代潮流、推動社會文明程度提升的必然要求。在現實中,我們身處一個“網事”既“精彩”又很“無奈”的互聯網時代。盡管人們極大地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和便捷,但也不可否認,互聯網也有著種種問題和負面影響。如網絡謠言、惡意攻擊、侵犯個人隱私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也成為了一種社會公害。因此,我們必須要認真思考如何在互聯網時代更好地規范和管理網絡空間,當然,我們首先要從自己做起,積極傳遞正能量、正確引導網絡文化,構建人人參與、齊抓共治的新格局,從而共建共享網絡文明新風尚。
網絡空間并非法外之地,依法治網是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也是必然要求。建設法治中國當然必須包括網絡空間的法治化。我國高度關注互聯網的健康發展,陸續出臺了《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以保障網絡文明建設的良性發展,為我國網絡文明建設筑起堅固的防火墻。持續開展“清朗”“護苗”“凈網”等系列專項行動,通過針對“飯圈”亂象、色情低俗、血腥暴力、網絡水軍等突出問題重拳出擊,有效保障了網民的合法權益,億萬中國網民在網絡世界中感受到了“清風拂面”,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互聯網是億萬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天朗氣清的用網環境是億萬中國人的美好向往。從深入推進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工程到連續舉辦“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精品評選活動,從開展“好評中國”網絡評論大賽到舉辦“網絡中國節”主題活動等。這些行動都旨在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堅持正面宣傳,不斷書寫中華文化新的“網絡華章”,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溫暖人心、涵養社會,確保正能量充盈,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促進全社會的健康發展。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共同踐行網絡文明,每個人都應盡己所能。在虛擬世界中,我們應從自身言行入手,將文明之種播撒于網絡空間,共同建構文明、健康的網絡生態,推動網絡文明在祖國大地蔚然成風。(李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