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態來了、新政策出爐了、新載體準備好了……盛夏時節,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旅游發展大會暨太湖生態島文旅伙伴計劃發布會拉開大幕,面向全球發布了一攬子文旅融合發展舉措,吸引了一眾頭部企業和文旅大咖的關注。
眼底江南,心上太湖。作為1992年國務院批準建立的首批12個國家旅游度假區之一,30多年來,太湖度假區始終堅持培育文旅產業、加速整合文旅資源,讓這片長三角的“生態綠心”飽蘸江南文化,為五湖四海的游客呈上獨具風采的“太湖印象”。
碧波三萬六千頃,煙浪輕舟花果香。兩年前,為踐行“兩山”理念,促進太湖生態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蘇州市太湖生態島條例》應運而生;《條例》實施兩周年之際,太湖度假區正深入實施“旅游+”“+旅游”的發展戰略,大步走在文旅創新轉型的新路徑上,交出了高質量、靚顏值、多亮點的精彩文旅答卷,為風光旖旎的太湖之濱添色增香。
載體煥新
嫁接文旅資源實現政企“雙向奔赴”
紅色的磚墻、高拱的屋頂、聳立的煙囪,這樣一座東歐風格的舊電廠,已經在金庭鎮林屋村中腰里的山坡上矗立了超過60年;今年,隨著“太湖生態島文旅伙伴計劃”的發布,這座獨具特色的老建筑經過活化利用,被賦予新的使命——超10畝的占地面積、挑高超過10米的大堂,配上這濃濃的“復古范”,舊電廠將成為太湖度假區內又一處文創、藝術創作基地。
通過“太湖生態島文旅伙伴計劃”的梳理,太湖度假區轄區內共有30處像中腰里舊電廠這樣的老舊載體“煥新”重生。太湖度假區文體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30處文旅載體含金庭鎮12處、光福鎮8處、東山鎮6處、香山街道4處,建設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將面向民宿、旅游商業、餐飲、主題酒店、文創、研學基地等領域開展招商,全力以赴把高質量的文旅資源“嫁接”到存量資源上。
受制于生態紅線,太湖邊的載體鮮有存量,更難有增量。此次發布的30處閑置載體,無不地處山水資源周邊,因而吸引了大量市場主體的青睞。把有限的載體推向廣闊的市場,太湖度假區也對文旅招商亮出了明確的態度:招引入駐的項目要緊跟著市場需求和周邊風貌走,不僅要有成熟的實踐經驗,更要有長期穩定運營的實力和打造標桿示范的潛質。
梧桐枝葉茂,鳳凰翩翩來。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副會長、“太湖合伙人”李超駿就看中了位于光福鎮沖山村的一處舊廠房,準備打造全國第四家、蘇州第二家“過云山居”精品民宿。“位于東山三山島上的‘過云山居’常年在點評網站的同城民宿榜單中位居前列,希望將第二家建設成引領示范項目,助力蘇州民宿業發展更上一層樓。”李超駿信心滿滿。
風起新程急,潮涌逐浪高。“隨著太湖生態島的加速建設,這里必將成為生態文旅項目投資的樂土與高地,30處具有較高可活化利用價值的閑置文旅資源,將實現政府、企業‘雙向奔赴’,助力更多社會力量融入太湖生態島建設大舞臺。”吳中區委常委、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孫健說。
體旅融合
業態生機勃發與太湖“同頻共振”
逃離都市生活,穿梭在山林間,在夏日夕陽余暉下,邁開腳步,揮灑汗水,和大自然來一場擁抱——8月26日,2023XTERRA夜跑活動將在太湖度假區啟動,這是知名國際戶外生活方式品牌XTERRA夜跑活動在太湖之濱舉辦的第四年,在眾多戶外運動愛好者的眼中,這里絕佳的湖光山色就是體育運動最應景的打卡“背景板”。
“政企”多年的攜手,聚起了全世界參賽者的熱忱,匯聚成滿滿的口碑和人氣。今年,國內首個XTERRA戶外運動體驗中心正式落戶漁洋山麓。業務范圍遍及全球五大洲,XTERRA戶外運動體驗中心選擇“落子”太湖之濱,看中的就是這里優越的自然環境和區位優勢。中心啟用后,跑、騎、水上活動、運動健康管理等將聚焦品牌化、時尚化,成為長三角地區又一嶄新的戶外運動優質社群活動基地。
和XTERRA的相識、相交、相投,正是近年來太湖度假區體旅融合知曉度持續提升的真實寫照。體育是發展旅游產業的重要資源,一直以來,太湖度假區就致力于建設蘇州太湖體育運動休閑小鎮,不斷探索“體育+”創新發展路徑,提升體育休閑經濟增長點,為太湖文體旅大IP注入源源動力。
放眼太湖度假區,足球氛圍格外濃厚。18片高規格足球場地在山與湖之間成塊連片,全省環太湖地區規模最大的酒店集群和民宿集聚區相伴左右,依托硬件優勢成立的蘇州太湖足球運動中心先后承接了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國家女足東京奧運會資格賽等重要賽事;同時,這里的體旅融合“軟服務”也順利通過了全封閉式駐訓基地保障服務的考驗。截至目前,已有757場次各類足球賽事活動在太湖度假區舉辦。
足球之外還有更多精彩。2022蘇州“環太湖1號公路”馬拉松、2022劍客爭霸長三角擊劍賽、首屆中國高爾夫球巡回賽、2023長三角一體化城市輪滑聯賽等賽事也紛至沓來。依托“太湖藍”馬拉松賽道、太湖高爾夫俱樂部、水星游艇俱樂部等配套設施場地,各類型運動愛好者都能在風景如畫的太湖邊找到自己的“速度與激情”。
龍頭示范
“黃金8公里”串珠成鏈一路精彩
從漁洋山“全景式”觀賞晚霞的流光溢彩,到太湖新天地里下午茶和露營的甜蜜分享,再到太湖湖濱國家濕地里蘆葦和晚風的搖曳輕拂,一路向東,一路精彩。即便在風景如畫的度假區,這段長約8公里的線路也堪稱太湖的“顏值擔當”。
這里發展條件優越:面朝太湖,沿線公園、濕地、景點、酒店配套齊全,有著坐北朝南的最佳湖景。同時局限也不可忽視:大面積濕地、林地的存在,阻礙了大規模、整體性的開發,現有業態則集中在傳統觀光旅游領域,和環太湖周邊地區相比,度假成色不足。
情況必須改變,也正在改變。要走好太湖度假區文旅集散中心門戶形象的升級蝶變之路,“先天優勢和后天發力”二者缺一不可。
2022年年初,吳中就率先推出了“環太湖1號公路”品牌。這條全新升級的公路將太湖沿線文旅資源串珠成鏈,讓山水風光、鄉村風情、人文風貌在總長186.7公里的公路上有機融合。作為“環太湖1號公路”中的龍頭示范段,太湖度假區也旋即啟動了“黃金8公里”湖岸線文旅項目建設,推動太湖湖濱國家濕地至漁洋山景區沿線各公共區域及景點全面提升。
這是文旅業態上的更新——隨著全國度假區第一條濱水生活慢行道、智能網聯景觀小火車、順堤河水上體驗游線等新項目的引入,“網紅”效應將逐步顯現,為“黃金8公里”湖岸線注入吸引客流、豐富體驗的“新鮮血液”;
這更是運營理念上的升級——依托環太湖旅游資源一體化改革,“黃金8公里”湖岸線做好做優山、水、文化的文章,聚焦“太湖客廳、環湖首站”的整體定位,以景為引、以路為媒,著力構建全體系保障、全要素護航、全方位服務、全產業融合、全域化管理的全域旅游發展體系,成為世界級湖區度假旅居慢生活目的地。
作為“環太湖1號公路”品牌的龍頭示范,在“黃金8公里”的牽引下,環太湖地區將涌現出歷史文化、湖泊濕地、森林島嶼、親子主題、體育運動、農業采摘、禪修祈福等多元業態,催生更多“旅游+”的增長點和附加值,讓更多游客沉醉在太湖畔的好山好水間。(蘇報駐吳中區首席記者 陸宇其/文 圖片由太湖度假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