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黃磊:無影燈下的“刀尖舞者”

腹腔鏡技術,小孔解決大問題;3D全息影像,讓手術擁有“立體”視野;納米碳染色淋巴,精確標記手術位置……其實,普通外科并不“普通”。南京市兒童醫院普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黃磊從事普外臨床專業20余年,完成手術上萬臺。他深知,刀柄是醫者心術,刀尖是一個個家庭的完整和一名名患者的健康,他堅信,只有通過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才能更好地為患兒解決病痛。


△黃磊


3D腹腔鏡微創術, 小孔解決大問題


可可(化名)出生后無法排便,只能灌腸輔助,之后的日子,可可的排便頻率一直很低,常常腹脹如鼓。最終,他在南京市兒童醫院被確診為先天性巨結腸癥,需要進行手術。黃磊介紹,因為患兒遠端結直腸先天性腸神經節細胞缺失,腸管沒有蠕動功能,腸管痙攣收縮,糞便淤滯于近端結腸,導致近端結腸擴張增粗變大。

1歲不到的孩子,如何做手術?“不用開刀,腹腔鏡手術,開幾個小孔就能解決問題,創傷小,恢復也快。”黃磊的一番話,讓家長松了一口氣。術中,黃磊利用3D高清成像技術,在腹腔鏡下成功把病變直腸后方完全分離了出來。在肛門部位進行操作時,他也格外注意,保護了孩子成年后的一些生理功能。黃磊提醒,有的巨結腸癥狀不典型,如果家長發現孩子便秘的同時還出現了腹脹、消瘦的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嚴重會發生腸穿孔危及生命。

“腹腔鏡手術不斷創新,已經從多孔發展到單孔,疤痕也越來越淡,有的孩子疝氣手術康復后,連醫生也找不到孔的位置。”黃磊告訴記者,在普外科臨床上,疝氣手術十分常見,高峰期時,他一天做15~20臺。1歲的樂樂(化名)因為大腿根突然長了個鼓包來就診,被確診為疝氣,第二天一早來做手術,當天便出院了。


精準醫療技術,提高甲狀腺患兒生存率


近年來,甲狀腺相關疾病發病率逐步增高。黃磊表示,門診上,甲狀腺癌患兒也多了起來。“剛剛收治了一個小女孩,脖子變粗一年多才就診,看起來像戴了一個小‘圍脖’。”12歲的珍珍(化名)在當地醫院做B超檢查,疑似甲狀腺癌,最終在南京市兒童醫院穿刺確診,而且雙側已經出現了淋巴結轉移。

“轉移后,手術難度更大,我們不僅要將甲狀腺腫瘤和甲狀腺切掉,還要做頸部淋巴結清掃。”黃磊表示,此次手術使用的是小切口甲狀腺根治術,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美觀性,不給孩子以后的生活帶來困擾。另外,為了徹底清掃淋巴結,利用了納米碳示蹤技術,將可疑的、有轉移的淋巴結染成黑色,便于更好地區分,實現精準醫療。

這場手術還有一個難點,纖細的喉返神經與甲狀腺緊緊粘黏在一起,在切除甲狀腺時,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導致喉返神經損傷。“單單是碰到它,就可能造成一側聲帶麻痹,患兒聲音嘶啞,喝水嗆咳。如果雙側喉返神經損傷則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為了更好地辨識喉返神經,術中運用了電生理監測技術,一旦接近喉返神經,系統便會發出警報,精準避免了損傷。

黃磊介紹,兒童甲狀腺癌的特點是淋巴結轉移得較早,不過預后相對較好,大部分病理類型是乳頭狀癌,惡性度不高,一定要早發現早手術。多重技術助力精準醫療,也大大提高了患兒的遠期生存率。


20余年經驗積累,“刀尖舞者”擅解疑難


黃磊從事臨床工作20余年,積累下的經驗讓他在刀尖上,在無影燈下,成功救治了一名又一名患者。

有患兒被便秘困擾十余年,多方求醫,收效甚微,黃磊仔細檢查,準確找出腸道的錯誤“走位”點,成功手術,恢復了腸道的通暢;有患兒因腹痛就診,他憑借多年經驗,一個心電圖檢查,找出真正元兇,避免了危險的發生。

手術刀上凝大愛,無影燈下踐初心。

多年來,黃磊診療時總愛多看一眼,多想一層,只為讓疾病診斷更準確、診療方案更詳盡、治療方式更精細。面對疑難問題,他抽絲剝繭,揪出隱藏在背后的原因,以精湛的醫術、優良的服務為患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也贏得了許多家長的信任與尊重。


現代快報+記者 梅書華/文 顧煒/攝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