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燈如晝,城市夜未央,煙火氣與吆喝聲交織,歡聲笑語與流光溢彩輝映……近年來,在大力促進消費政策的“加持”下,江蘇各地積極探索夜間消費新業態、新場景,燈火闌珊中“夜經濟”強勢崛起,為美好生活增添一點暖意,為城市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是辛棄疾筆下,古人浪漫多姿的夜生活。時至今日,隨著新老業態的疊加,“夜經濟”成為消費場景廣布、消費行為活躍的新增長點。“夜經濟”作為“白天經濟”的時空延伸與服務消費的重要形式,一頭連著居民生活、消費延伸,一頭連著商業復蘇、經濟發展,不僅豐富了城市生活,也實現了延長經濟活動時間、豐富游客參與內容、提升社會消費水平等效用,對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作用越來越大,為激發消費活力“添把火”,為城市經濟發展帶來嶄新氣象。
夜間新業態,解鎖生活新姿態。從熱鬧繁華的南京秦淮河畔到古韻悠揚的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從多元融合的里運河文化長廊景區到浪漫時尚的鹽城大豐荷蘭花海景區,人們或乘船夜游賞景,或品嘗特色美食,或逛逛潮流夜市,或奔赴音樂之約……在文化底色渲染與高新技術賦能的交相輝映下,都市清新與人間煙火碰撞出與眾不同、熱烈鮮活的耀眼火花。江蘇各地結合自身特色,發展風格不同、特色鮮明的“夜經濟”,不斷拓展夜間消費場景,激活煥新城市歷史風韻,持續釋放文旅消費潛力,滿足市民游客的多元休閑娛樂需求,加快推進“夜經濟”發展,促進夜間市場繁榮,展現出歷經歲月沉淀的城市精神與城市魅力。
市井長巷,聚攏來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隨著現代化節奏的加快,人們的腳步逐漸匆忙,然而,幸福的生活需要張弛有度,在城市里打拼的奮斗者、安居的追夢人在街頭巷尾、市井里弄的煙火氣中,尋找另一種閑適的節奏。夜生活折射時代之變,凸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江蘇城市眾多,餐飲、住宿、娛樂等行業發達,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有著發展“夜經濟”的良好基礎。不過,發展“夜經濟”不能泛泛而談、千篇一律,也要避免單純依靠簡單的餐飲購物帶動消費,要在“夜”外下足功夫,結合城市發展實際,打好組合拳,營造優良的夜間消費條件,深挖本地特色文化底蘊,讓火起來的“夜經濟”持續火下去,突破供給約束堵點、卡點、脆弱點,以高質量供給適應滿足百姓便利化、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城市新“夜”態蒸蒸日上,“蘇”味煙火氣欣欣向榮。展望未來,江蘇各地將因地制宜、積極創新、凝聚合力,從精細化管理層面下功夫,在對接消費需求上出實招,讓“夜經濟”更加多姿多彩、燈火璀璨。
鹽城 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