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徒步、慢跑、騎行,還能成為日常的絕美打卡背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城市綠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近年來,各地都在大力推進城市綠道建設,這些綠道就像一條條“毛細血管”,串起了沿線的風景,裝點著百姓的生活。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消息,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城市綠道超過9萬公里。
綠道,可以簡單理解為綠色的道路,是城市里以游憩、健身為主,兼具綠色出行和生物遷徙等功能的綠色線性空間。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行人走在綠道當中,可以從都市的緊張繁忙剝離開來,沉醉于自然之中,使人有愉悅之感。
如今,日漸增多的城市綠道,串聯起城市的山水人文,不僅滿足了人們運動休閑的生活需要,也寄托著人們對田園城市的向往追求。一座舒適宜居的現代化城市,一定是既有高樓大廈,也有山水風光,既有繁華喧囂,也有詩情畫意。“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抒發的是每個人心底的田園詩意,承載的是城市居民的理想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考察調研時強調,“住在這里很有福氣,古色古香,到處都是古跡、到處都是名勝、到處都是文化。‘百步之內,必有芳草’,這句話可以用在這里。”環繞蘇州古城的古城河綠道,一邊是波光粼粼的護城河,一邊是古老滄桑的老城墻,綠樹碧水之間,裝點著粉墻黛瓦、古色古香。“色香俱全”的城市綠道,也變得更有文化味。浙江臺州仙居縣的永安溪綠道,宛若一條綠絲帶,緊緊依偎著永安溪,自成一景,相輔相成,途經六個街道鄉鎮,串聯起神仙居景區、高遷古民居、淡竹原始森林、桐江書院等103個景觀節點。“綠”不斷賦能,“道”不停延伸。城市綠道,好看是一方面,提供服務是一方面,如今更是實現了實現好玩好用、傳承文化等多元化功能。
作為建設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各地在城市綠道建設過程中,通過綠道建設,不僅串聯起城市的綠色生態空間,更為市民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上班路”“回家路”,以及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跑步道”“騎行道”。以南京為例,對全市綠道結構進行優化、細化,進行特色綠道體系規劃,增加“毛細血管”,將綠道延伸到社區門口,進一步塑造“生態之道”“都市之道”“人本之道”和“活力之道”。日漸多起來的城市綠道,不僅是樹林掩映的步行道,也成為如詩如畫的生活頻道。
有人說,城市綠道不僅僅是一條路,它也是城市規劃的“思路”,思路一變天地更寬;它也對接了現代城市人的“心路”,讓田園詩意可望可即。城市綠道,也預示著整個國家的“出路”,綠色發展沒有休止符。不斷伸延的綠道,不僅僅是延伸路的長路,更是拓寬了“道”的寬度。很多城市在綠道建設的過程中,還對延伸到的地方全面實施黑臭水體整治和山體生態修復,全面清理排放廢氣企業,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通過綠道建設,沿途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城市綠道,不僅是種草植樹,更是用理念鋪路。
用“綠”賦能,為之有“道”。期待越來越多的美麗綠道,成為人們綠色出行的便民道、融入自然的休閑道,更是鄉愁記憶的人文道。(陳語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