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始終是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重要載體,是開展主題教育,加強黨性鍛煉、提升黨性修養(yǎng)的有效途徑。在第二批主題教育中,我們要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黨課這一政治承載,在堅定信仰中“鑄魂”,在深學(xué)細悟中“增智”,在檢視整改中“正風(fēng)”,在知行合一中“促干”,讓黨課在主題教育中走“新”更走“心”,全面推進第二批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黨課要“入耳”有“黨味”,讓黨員學(xué)懂還想聽,讓黨課聚人心。政治屬性是基層黨組織最核心、最本質(zhì)、最深刻的特征。黨課必須突出黨性、增強“黨味”,著力講出黨員的身份、真理的味道。要鑄牢政治靈魂,努力使每堂黨課都成為傳播真理、傳遞信仰、傳承精神的有效載體;要站穩(wěn)政治立場,堅持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在黨護黨,始終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挺在前面,既要講好紀律黨課,更要守好講課紀律;要強化政治貫注,要以當黨員的政治自覺為基礎(chǔ),“積小勝為大勝”,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走進黨員內(nèi)心世界。
黨課要“入腦”有“鮮味”,讓黨員弄通更愿聽,讓黨課入人心。黨課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教育的主要方法就是說理。怎么把道理講出真情實感、講得走心入心,既是軟實力,也是硬功夫。要講簡明扼要、簡短有力的實話。要避免“常說的老話多,正確的廢話多,漂亮的空話多,嚴謹?shù)奶自挾唷保v的人不知所云,聽的人不以為然;要講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土話。賀龍曾講過一堂密切黨群關(guān)系的黨課,沒有講稿,臺前只擺了三樣?xùn)|西:一碗小米、一雙布鞋、一個盛著小魚的水碗。小米代表百姓的辛勤養(yǎng)育,布鞋代表群眾無私奉獻,魚水代表軍民魚水情誼。別開生面的黨課,讓黨員干部喜歡聽、聽得進、記得牢。我們講黨課就要講土話、講白話、講自己的話,把深奧的道理通俗化、大眾化;要講站在前列、緊跟時代的新話。走進了新時代,自上而下話語體系都要跟上新時代。一段時間,黨的二十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的徐川老師成了“網(wǎng)紅”,他的黨課場場爆滿,學(xué)生們都說他的“黨課很有‘鮮味’,講得比段子更吸引人。”所以,我們的黨課語言,也要借鑒吸收向上的潮流因子、網(wǎng)絡(luò)元素,以溝通距離的拉近推動主流思想的傳播,從而實現(xiàn)“理論融入故事、故事講清道理、道理啟發(fā)共鳴”的效果。
黨課要“入心”有“回味”,讓黨員悟透又愛聽,讓黨課潤人心。緊密聯(lián)系實際、聚焦解決問題、回應(yīng)群眾關(guān)切,這是黨課教育最內(nèi)在的生命力。一方面,要奔著活思想。早在1929年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基本原則。主題教育中講好黨課,同樣要緊抓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思想關(guān)注。回應(yīng)熱點、焦點、疑點問題,黨課教育就要增強時代的解釋力、引導(dǎo)力,因人施策,按需供給;另一方面,要盯住真問題。講黨課的目的,不能為講而講,一定要以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特別是要增強“辣味”,充分貫徹原則性戰(zhàn)斗性,針對黨員隊伍存在的認識偏差、傾向性問題和違紀違規(guī)現(xiàn)象,把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結(jié)合黨的紀律教育、反面典型警示教育,開展“點穴式”提醒、批評式幫帶,直指黨員思想靈魂,促其防微杜漸,強化政治自覺。(陳寶泉/文)
來源:揚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