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川流不息,景區景點“人從眾”,大型商超人氣火爆,電影市場紅火向好……中秋、國慶雙節并行帶來長達8天的“超級黃金周”,“吃、喝、玩、樂、游、購、娛”消費市場熱力值拉滿,生動映照著一個活力四射、元氣滿滿的中國。
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數8.26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假期前7天,全國重點監測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9%;截至10月6日,2023國慶檔(9月29日至10月6日)檔期內總票房突破26億元。數據或許抽象,但數據疊加“雙節假期掀起‘世紀搶票大戰’”“感覺來了1億人”“‘返程聰明人’一小時開了10公里”等熱鬧而又充滿自我調侃意味的“名場面”,足以窺見流動中國的盎然生機。持續上漲的熱情、不斷刷新的數據,映射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彰顯著中國經濟的澎湃活力。
“雙節”消費熱力值拉滿,見證消費升級。中秋、國慶假期歷來是我國消費熱情高漲的時間段,在“超級黃金周”的加持下,銷量增長的同時,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需求持續增加,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兩翼齊飛,綠色、智能、健康等成為假日消費市場關鍵詞。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假期前三天,智能家電、新型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等商品熱銷,重點監測家居賣場智能和定制家居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0%以上。與此同時,綠色產品銷售較快增長,服務消費預訂持續火熱,新氣象生動注腳消費升級。
需求“旺”更兼供給“活”,“雙節”消費內涵深厚。商超供應充足,小小“菜籃子”裝滿幸福感;生活豐富多彩,“中國紅”“民族風”“時尚潮”滿足消費需求;假日歡聚樂開懷,“逛吃逛吃”中滿溢節假日的熱鬧和喜悅……一切熱度不會沒有來由,熱力值拉滿的“雙節”消費背后是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明顯改善。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93034億元,同比增長5.5%,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速最快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6.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
爆“火”的市場,飄“紅”的訂單,折射出濃濃節慶氛圍,涌動著強勁消費活力。假期消費是觀察中國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其火熱程度凸顯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強大制度優勢帶來的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有力推動中國經濟穩健向好,消費市場大潛力,群眾強購買力,都亟待釋放。消費市場的蓬勃活力,生動注腳“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不斷突顯、潛力不斷釋放,為宏觀經濟持續恢復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
消費一頭連著宏觀經濟大盤,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美好生活。人們在熱力值拉滿的“雙節”消費圖景里觸摸獲得感愈發厚實、幸福感蒸蒸日上,真切感受一個元氣滿滿的中國。繼續聚焦重點,多措并舉,拓寬消費場景、營造消費氛圍、改善消費條件,激發消費市場更大動能,中國經濟前景光明無限。(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