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農產品電商駛入發展快車道,成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力點。鹽城市積極組織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創新電商營銷模式,農產品電商產業迅猛發展,全市農產品電商銷售額達250億元。
直播、短視頻等已逐漸成為農民進入大市場的“新橋梁”,成為“數商興農”的新措施。近年來,鹽城市涌現出一批農產品電商銷售主體。他們積極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助力農產品銷售由線下向線上轉型,推動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亭湖區擁民草雞場負責人錢擁明積極開拓線上銷售渠道,拓寬增收路徑。從2014年在淘寶開設第一家店鋪銷售雞蛋,到2019年在蘇寧易購創建中華特色亭湖館,再到今年在抖音開店,他在農產品電商這行已經摸爬滾打了多年。
如何保證鮮雞蛋在運輸過程中不破,這是錢擁明打開線上銷路面臨的一道難題。“先給雞蛋套上網套,再放到泡沫盒內的U型槽里,蓋上蓋子后,放進紙箱。”今年,錢擁明設計的安全型雞蛋包裝箱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這一套包裝工序能確保雞蛋即使遠銷新疆、內蒙古等地,也基本不會破。”
“我們將包裝好的鮮雞蛋從高空扔下來,基本能實現無一破損。”為了檢驗經過包裝的鮮雞蛋是否抗摔,錢擁明實驗過多次。“實驗的過程被拍成視頻,發到電商平臺,網絡銷售也有了保障。”
直播賣貨已成為錢擁明和妻子的一份重要“農活”。“我們家的草雞在林地散養,吃的是五谷雜糧,下的雞蛋生態營養。”對著手機,錢擁明在直播間吆喝自家的草雞蛋,“60枚草雞蛋禮盒裝,售價80元,順豐包郵,破損包賠。”
打開錢擁明的抖音店鋪,可以看見他拍攝了許多短視頻。“通過鏡頭,直觀生動地展示我們家草雞的生活環境和飼養過程,可以增加信任度,提升產品競爭力,這正是短視頻和直播的獨特優勢。”
在錢擁明看來,搭上“電商快車”,能讓農產品銷往更廣闊的市場。“只要有空,我們夫妻倆都會直播。除了介紹產品,還和網友聊天,讓更多人了解鄉村生活和農民的新面貌,這也是直播的價值所在。”
射陽縣洋馬鎮有“菊花之鄉”的美譽。在射陽縣亞大菊花制品有限公司烘干車間,剛采摘下來的菊花經由履帶,送到全自動烘干生產線。“當前正值菊花采收季,每天都有鮮菊花送過來,烘干線24小時作業。”公司總經理吉勇說,烘干好后的干菊花被送到加工車間,經過分選、加工、包裝等工序,最后由快遞派送到消費者手中。
射陽縣亞大菊花制品有限公司是集菊花種植、烘干、加工、銷售、倉儲等于一體的企業,每年銷售干菊花1000多噸。“亞大和涼茶企業王老吉保持多年合作關系,每年供應王老吉菊花原材料約500噸。”吉勇說,“農產品電商蓬勃發展,我們在保證批發市場、藥材企業、涼茶企業等線下銷售市場的同時,順應發展趨勢,積極轉戰線上,開辟新的銷售渠道。”
乘著互聯網發展的東風,亞大在拼多多、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均開設店鋪,主要銷售杭白菊朵花、杭白菊胎菊、玫瑰花等一系列產品。
“我們以菊花為主打產品,搭配玫瑰花、枸杞、金銀花等,豐富銷售品種,積極搶占線上銷售市場。”吉勇說,菊花茶不僅有禮品盒包裝,還有專供網上銷售的瓶裝、袋裝。電商平臺發貨量從最初的每月幾十單,到現在的日均約3000單,最高峰時日發貨量有一萬多單。
亞大在射陽有菊花種植基地100畝,聯盟推廣種植基地3000畝。擁有大型冷庫5000平方米、低溫庫700平方米,可以滿足當前兩年內的菊花生產需求。通過控制系統保持恒溫、恒濕,保障菊花充足供應、品質穩定。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日益融入農業農村各個領域,必將帶動更多農戶投身到農產品電商發展熱潮中,助力農業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