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設施)蔬菜機械化現場推進會在浦口區永寧現代農業園區舉行,充分展現了南京市蔬菜生產機械化水平。近年來,浦口區不斷貫徹落實《南京市(設施)蔬菜生產機械化發展三年(2022-2024)行動方案》,并以打造省級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為契機,不斷推進區域農業機械化向高質量發展,為南京蔬菜生產機械化提供了浦口經驗。
△推進會現場 滕宏飛/攝
新機械進棚,助力現代化農業新發展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攀升,“用工難”“用工貴”成為制約現代化農業發展的一大掣肘。推進會現場,各種大型機械輪番上陣大顯身手,成為此次推進會的一大亮點。
自全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以來,浦口區按照“宜機化、智能化、全程化、精品化”的發展路線,通過示范建設、試驗總結、全面推廣的路徑加快發展蔬菜生產機械化。走進永寧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蔬菜大棚,旋耕機、移栽機、播種機、自走式撒肥機等新型農機正賣力“工作”,現代化農業機械的運用,使得基地蔬菜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80%,有力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也大幅度提升了蔬菜生產效率。
△新機械進棚 滕宏飛/攝
產學研同步,探索科技化發展新路徑
大棚里,國內設施蔬菜機械化相關農機企業、科研院校和鑒定推廣部門專家和技術人員一起實操實練,聯合各方力量推進技術攻關、加快成果轉化,促進設施、農機、農藝等多部門齊力推動設施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
產學研結合是推動鄉村全域有機高效農業發展的關鍵。“學”上發力,浦口區依托2個蔬菜全程機械化新裝備、新技術、新模式教育培訓基地,定期舉辦融合演示、展示、示范與培訓功能于一體的“田間日”活動50余次,組織基地管理、技術、生產人員開展培訓、觀摩、學習300次,接待全國蔬菜產業從業人員考察參觀1000余人次。“研”上發力,浦口區與江蘇農科院、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機化所、南京農業大學等科教單位共建實訓基地,大力推廣科技小院等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模式,全力推動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鼓勵科研人員開展技術轉化,為種植戶提供高質量農業科技服務。
抓重點項目,注入農業機械化新動能
近年來,浦口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圍繞補齊短板、延伸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不斷發力,持續加強市級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
浦口區以南京市民生實事項目——“新改建10個新裝備應用示范蔬菜保供基地,增強菜籃子保供能力”為契機,著力探索新技術、建設示范點。
針對農機下地進棚難、農機農藝不匹配、農機裝備效率低等問題,區農業農村局探索進行蔬菜農田設施宜機化改造試點、農機農藝融合改造試點、新裝備新技術新模式集成試驗等系列探索工作,發揮示范基地“試驗田”功能。截至目前,浦口區已高標準建成了永寧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張圩片區2個新裝備應用示范蔬菜保供基地。
通訊員 高金軍 陸羿 滕宏飛 現代快報+記者 劉偉娟
(校對 李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