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問,叩響未來之門;以青年之答,回應世界聚焦。10月25日,“中國式現代化·青年的回答——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三季)”先導片,燃情來襲。
黨的二十大宣告,我們已經踏上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2023年,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出品,現代快報+制作推出“中國式現代化·青年的回答——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三季)”系列短視頻。30位青青“答”人攜手AI數字人小青,前往全國23個城市打卡,用沉浸式場景體驗,回答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廣大青年以青春之力、奮斗之姿、創新之能,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春華章。
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青年如何作答?
AI數字人小青站在時代的浪潮上,向青年提問。
于是,青年以AI作筆,以技術為紙,記錄探尋答案的過程——
唐朝時,姑蘇城外“夜半鐘聲到客船”。千年后,無人駕駛小巴龍舟space,沒有駕駛員、方向盤、油門、剎車踏板,卻可阡陌交通,往來無虞,讓蘇州的道路也變得智能、智慧。
金沙江上,白鶴起舞,江水奔流。高空俯瞰,陡壁叢生,深山峽谷間,白鶴灘水電站拔地而起。一秒鐘,大約2000度的清潔水電跨越千里,從水電“珠峰”白鶴灘,來到江蘇。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西雙版納的密林里,AI技術織就了一張無形的網,人類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全天候監測亞洲象的蹤跡。科技進步帶來的每一絲溫度,對于亞洲象保護都彌足珍貴,人與象,家人一樣共同生活在這片藍天下。
青銅大立人、銅大面具、黃金面具……三星堆出土了大量驚艷世界的文物,同時也為世人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的謎團。如何從三星堆的青銅器間窺見古蜀人的世界?三維掃描、3D模型、AI算法等現代科學技術,還原了它們在三千多年前的模樣,一眼穿越千年。
……
天工人巧日爭新,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古老土地上,每一秒鐘都有新的奇跡發生。
23個城市,30次出發與追尋,30次叩問與回答,30位青年,用他們的行動回答著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講述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青春的責任與擔當,向世界發出銳意進取、勇立潮頭的青年之聲。
現代快報+記者 王益
(校對 季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