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鎮江:聚焦群眾關切 用心描繪民生地圖

“真的很感謝萬群,在我心里她就是我的女兒。”日前,談到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點管理員萬群的相處,家住江蘇鎮江大港街道興港社區翠竹苑的紀玉蘭老人充滿感激。

紀玉蘭今年88歲,老伴去世多年,兒女不住在附近,她獨自居住在家。2020年底興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后,紀玉蘭老人成為中心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對象之一,萬群便是聯絡紀玉蘭的站點管理員。

每天中午,萬群都會將午餐送到紀玉蘭家中;每周都會詳細詢問身體情況,更新健康檔案;每月都上門打掃衛生、嘮嘮家常,還不定期提供理發、修腳服務。

今年5月,紀玉蘭在家中不慎摔斷左腿,行動不便,萬群得知后特意準備了愛心餐,在正常配餐外特意添加了骨頭湯、魚湯,讓老人加強營養。8月,紀玉蘭身體剛剛恢復,就來到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送上一面寫有“享受幸福在肆閱,待老如親關懷暖”的錦旗。


圖片 1


興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副主任張藝介紹,該中心由興港社區委托的專業社會組織肆閱養老負責運營,為轄區老人提供助餐、助潔、代購、代繳等服務,目前日均服務老人50人。

“博得夕陽齊歌頌,肆閱養老展新容”“服務居民用心貼心,關愛養老惠及民生”……在興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用餐區,由社區老人贈送的錦旗依次排開,“錦旗越來越多,都快放不下了。”張藝笑著說。

“蔡阿姨就如同我的‘媽媽’,我們之間已經有了母女般的默契。”這是家住港南社區港南花苑的小吳總結4年來在港南社區殘疾人之家的“收獲”。

小吳是一名精神障礙殘疾人,2019年,她成為港南社區殘疾人之家的服務對象,小吳口中的“蔡阿姨”名叫蔡小英,是大港街道港南社區歌舞隊隊長,也是港南社區殘疾人之家的一位熱心志愿者。

小吳剛來到港南社區殘疾人之家時,總是自己待在角落,不愿與別人交流,當看到蔡小英帶著學員唱歌跳舞,也會不自覺地來回擺動雙手。蔡小英發現后,主動拉著她一起排練。長此以往,在蔡小英的耐心教導下,小吳學會了廣場舞、腰鼓舞、柔力球……蔡小英還鼓勵她大膽走出去,帶著她參加各類廣場舞臺表演等活動20余次。

“我們現在都叫小吳‘愛跳舞的小百靈’。”蔡小英說,現在的小吳不僅與社區殘疾人之家的工作人員關系親密,和陌生人也能輕松交流。不僅學會了舞蹈,小吳還在殘疾人之家學會制作串珠、做美甲,港南社區殘疾人之家也成為她的“第二個家”。

港南社區殘疾人之家負責人劉丹介紹,港南社區殘疾人之家成立于2018年,為轄區內的殘疾人提供助殘、輔助性就業、文化娛樂、康復訓練等服務,目前日托殘疾人19人。今年年初,港南社區殘疾人之家被評為省級精神障礙康復服務示范點。


圖片 2


無論是“博得夕陽齊歌頌”還是“關愛殘疾展新容”,都是大港街道聚焦群眾關切,用心描繪大港民生地圖的生動縮影。大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蔣希介紹,近年來,大港街道始終把困難群體的衣食冷暖、基本生活作為天大的事掛在心上,用工作實績踐行著“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內在要求,為“一老一小一殘一困”送去關懷和溫暖。

今年以來,大港街道新建一家2A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改造提升一家3A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至此,大港街道共有4家3A級和5家2A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全街道1.3萬名60周歲以上老人實現“家門口”養老的愿景;大港街道規范化運營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引入鎮江市關愛青少年校外活動實驗中心提供專業化服務,今年以來已開展有關文體活動、學習教育幫扶、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的線下團體活動共計55次,走訪活動23次,服務未成年人及其家長約135人次;各社區殘疾人之家通過鏈接潤港客運、星瑞護理院、辰基包裝等社會資源,促進殘疾人自立自強融入社會,今年街道參與輔助性就業人數達66人,占全區輔助性就業總量的40%以上。(張瓊霞 黃婷)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