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一鍵到家’,出門環境宜人,周邊配套也更方便,都不舍得搬家了,打算在這里養老!”小區居民朱老伯說。
近日,記者走進改造一新的無錫市梁溪區稻香片區水秀新村,色調統一的外立面、通透明亮的加裝電梯、平整開闊的路面、整齊劃一的停車位、匠心打造的口袋游園、管理有序的小區門禁……“花園式”老新村令人眼前一亮。
老舊小區變身“電梯洋房”,背街小巷升級“15分鐘生活圈”,連片改造讓老新村居民獲得感滿滿。10月下旬以來,無錫市老舊小區改造陸續進入施工高峰期,通過連片改造、區域整體出新,一些開工較早的改造項目已竣工交付,不少老新村組團“蝶變”刷新顏值。
27日,記者來到小婁巷片區崇安寺三期連片改造施工現場,根據設計,該區域繪制了“書香人文”“煙火百態”兩條動線,目前已全面開工。現場看到,田基浜、小婁巷小區外立面已搭上腳手架和防塵網,施工人員全面進場。梁溪區崇安寺街道建設局負責人說,改造正加班加點,同時盡量避免早晚高峰占道施工,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整體出新、配套升級讓居民獲得感更強。“目前,全市共有10個區域試點連片改造,重點體現養老設施提升、人文底蘊凸顯、生活配套健全等居民關注的元素。”無錫市住建局物管處負責人說,比如,稻香片區不僅小區內部改造出新,還刷新了“網紅”街區顏值;小婁巷片區蘇家弄一帶延展歷史文化元素,橫街、顧家弄區域呈現市中心的“煙火氣”。
截至目前,除了市民關注度較高的稻香、小婁巷片區,風光里、西園里、桃源、惠峰片區集成式改造也正有序推進,逐步實現住區、街區融合改造,配套設施打包提升。
改到居民“心坎上”,今年進一步落實這一目標。“從方案設計到實施改造,前后2個月時間,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共收集到4500多條居民建議,最終形成‘施工圖’。”小婁巷片區改造設計負責人說,不急于開工,先深入了解居民心聲,力爭改造一個、滿意一個。走進錫山區東亭街道竹苑新村,灰頂白墻的“小洋房”、古色古香的智能門禁、錯落有致的綠化讓人欣喜。小區居民熱心介紹,改造前,街道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征求意見,現在的小區像個大公園,大家都很滿意。
提升獲得感,就要想辦法解決“痛點”。“眼下,老新村停車難、新能源車充電樁不足矛盾突出。”無錫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各板塊因地制宜,部門加強聯動,著重解決居民這一訴求,無錫市供電部門配合老舊小區改造,采用“一小區一策”的方式,統一規劃建設共享充電設施,定制個性化投資建設運營方案;錫山區、梁溪區根據小區實際需求,辟出公共區域增設新能源公共充電車位。據悉,今年無錫共對150個、57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實施改造,目前全市已有27個小區基本收尾,整體進度約75%。(孫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