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改簽騙局近期似乎愈演愈烈。
在上海工作的李小姐最近碰到一件糟心的事,在即將出差的當天一早,收到了詐騙電話。騙子精準報出了下午的高鐵和航班,并表示會提供航班的退改簽服務,李小姐便打開了騙子提供的短信操作鏈接,在手機上下載了某會議App并和“客服”開啟群會話。
在和“客服”交流中,對方表示目前改簽失敗,但可以為她提供補償。李小姐的警惕心逐步恢復,回復并不需要領取補償,只需要對方能及時進行航班的改簽。騙子卻聲稱,如果沒有補償打款便無法完成改簽,一定需要她開通銀行卡的對商收款權限。
意識到是詐騙的李小姐被迅速移除群聊,她才發現自己在航司購買的行程已經被改簽,所幸及時打通了航司的電話,終止了改簽的流程。這時,騙子還再度致電李小姐確認是否需要二次改簽……
騙局量身定制,高知分子也難逃上當?
如今為了讓騙局更為可信,騙子還會直接上手更改旅客的行程?
這是騙局遭遇中最令李小姐百思不得其解的部分,騙局的定制率似乎越來越高。而連自己這樣的高知人群都能上當,她無法想象有多少乘機經驗相對不多的旅客,在收到該類詐騙信息的時候會多容易輕信對方。
△ 李小姐和“客服”的會話群,以及收到的詐騙驗證碼
如今的騙術能做到多高明?互聯網公司信息安全相關從事人員表示,騙子的騙術確實是在不斷升級,由于電詐團伙規模的龐大、詐騙金額的可觀,也讓電詐團隊得以在騙術上不斷投入成本迭代。一個典型的體現就是,原來詐騙手法中群發短信居多,而目前由于詐騙團伙規模大,很多騙術都是通過人工呼叫進行。同時,通過屏幕共享的形式獲取驗證碼,也是今年的最新手段之一。
此外,由于掌握的旅客信息非常全,電詐人員可謂是能夠暢通無阻地登錄旅客手機App,理論上只要某個App可以通過驗證碼形式登錄,電詐人員便都可以屏幕共享的方式獲取信息進行操作。
改簽“補償”套路,如何守護錢袋子
數字時代信息的保護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此前,也有報道過該類航班改簽詐騙案件中數據是如何被泄露的。由于機票預訂流程繁瑣、涉及方眾多的行業特性,比如旅客就可以接觸到的OTA、航司、代理人,而且交易流程中還涉及中航信、運營商等中間方及終端系統,因此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有數據泄露的風險。
近期,也有不少網友呼吁嚴查旅客航班信息泄露及利用其詐騙問題,中國民用航空局在答復中表示,正在編制相關文件,進一步加強對重要數據的保護。據了解,民航局內部對于信息泄露遭遇詐騙的問題十分重視,目前正在牽頭行業各方研討進一步方案過程中。
層出不窮的詐騙下如何守住自己的錢袋子?業內人士表示,實際上,目前的航班改簽類騙局也形成了套路,主要以改簽補償為由,獲取旅客的支付信息以轉走賬戶的金額。
只要牢記不打開陌生鏈接、不下載陌生軟件、不輸入密碼的準則,基本可以杜絕該類情況。在遇到詐騙分子謊稱的航班變化時不可輕信,而是要通過航司官網或者旅游平臺App等官方渠道驗證。切忌在行程變動的緊張心理下,受到詐騙分子誘導,進入環環相扣的陷阱之中。
根據業內專家解釋,改簽信息詐騙是電信詐騙中的一種,而近年來的電信詐騙案件高風險領域包括金融、零售、汽車、互聯網、物流、電商等多個行業。由于今年旅游的持續復蘇,出行領域也因此被詐騙分子開始重點關注。
通訊員 楊展望
(校對 胡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