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融入國家向西開放的戰略,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新疆正成為開放前沿,續寫著絲路新華章。近日,記者跟隨中宣部組織的“走進口岸看新疆”采訪團奔赴伊爾克什坦、吐爾尕特等沿邊口岸,感受口岸經濟的強勁脈搏。
【繁榮口岸 助推新疆成為開放前沿】
江蘇臺記者王敏:“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于新疆克州烏恰縣的伊爾克什坦口岸。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推進,這個中國最西部的口岸也呈現出越來越繁忙的景象。”
在群山環抱中的伊爾克什坦口岸,距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市只有200多公里,西進可達烏茲別克斯坦安集延等一帶一路重點物流樞紐節點,是中吉烏公鐵聯運的重要通道。如今,伊爾克什坦口岸進出關貨物越來越多,平均每天通關車輛在450輛次左右。為了方便往來的貨車司機,口岸還設置了司機之家,提供貼心服務。
吉爾吉斯斯坦貨車司機安德烈說:“伊爾克什坦口岸的變化太大了,我們工作機會也多了。以前我每個月在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之間往返一次,現在每月最少往返三次。”
為了進一步提升伊爾克什坦口岸貨車通行效率,口岸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通關流程。今年1-10月份,伊爾克什坦口岸關過貨量突破100萬噸,創歷史新高。
伊爾克什坦海關查檢二科科長艾尼瓦爾江·努爾說:“加大最先進設備的投入,啟用兩臺H986,我們叫非侵入式查驗。由原來的人工上下查驗變成機器掃描查驗,判圖也是人工智能判圖,實現了‘通得快、管得住’的目標。”
素有“萬山之州”之稱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曾是新疆脫貧攻堅主戰場。這幾年,克州依托吐爾尕特、伊爾克什坦兩個國家一類陸路口岸,建成伊爾克什坦口岸園區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為了支持伊爾克什坦口岸園區建設,作為對口援疆省份的江蘇,持續投入產業引導資金,幫助園區招引企業、落地投產。
江蘇省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伊爾克什坦口岸管委會副主任朱延坤說:“協調促成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與伊爾克什坦口岸達成合作協議,常態化開通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幫助江蘇產品通過伊爾克什坦口岸直達中亞國家市場。”
王敏:“我現在騎的這的輛電動車是新疆克州江蘇產業園內的飛鳳車業車間內剛組裝而成的,這批電動車將通過伊爾克什坦口岸發往烏茲別克斯坦。”
在飛鳳車業的倉庫內,上千輛電動車整齊擺放。作為援疆企業,自落戶克州江蘇產業園9月投產以來,已經生產了3000多輛電動車,產品銷往中亞各國。
飛鳳車業(克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屠奇峰說:“我們目前接了一個訂單是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的經銷商,實現銷量一萬輛的計劃。我對未來的出口很有信心。”
江蘇省第十一批援疆干部、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產業援疆組組長李亮說:“目前,克州江蘇產業園園區入駐企業總投資20億元,預計今年實現產值7.25億元。通過產業援疆的不斷助力,努力將克州產業園打造成東部產業向西轉移的示范區、南疆向西開放發展的先行區。”
【同心逐夢 提升民生幸福指數】
口岸的不斷發展也提升著群眾的幸福指數。在吐爾尕特口岸東側有一個名叫“幸福小區”的住宅區。這里生活設施齊全,門面房生意紅火。這是當地依托吐爾尕特口岸人流物流量大、就業崗位多的區位優勢,在常州援疆資金的大力支持下建設的易地扶貧搬遷點。136戶搬遷而來的牧民以優惠價格購買商鋪做生意,政府提供貼息貸款。下山的青壯年還能就近在口岸貨場務工,過上了“山上有牛羊、山下有樓房、樓下有商鋪、月月有收入”的日子。
新疆烏恰縣巴音庫魯提鎮幸福小區居民艾莎阿斯亞·司馬依力說:“以前靠放牧為生,收入沒保障。現在住進寬敞亮堂的房子,衛生院與學校離家都很近。謝謝江蘇,謝謝常州!”
江蘇省第十一批援疆干部、常州市對口支援新疆烏恰縣前方工作組組長路琦說:“我們未來的三年將投資59個援疆項目,合計金額2.69億元。其中也包含著自來水工廠提升、黑孜葦鄉農牧民交易市場等一些百姓關注、政府關心的民生項目,把援疆工作一步一步走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