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船舶海工產業第一大省,今年以來,江蘇圍繞建設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制造業集群目標,不斷提升造船業全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和優勢造船企業競爭力。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江蘇各類船舶出口規模繼續位居全國首位。
在泰州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新船交付碼頭上,企業為新加坡船東建造的21萬噸LNG雙燃料動力散貨船,正慢慢駛出船塢,這也是該系列散貨船的第9艘船舶。與普通的燃料油船相比,LNG雙燃料動力船采用LNG燃料和燃油驅動,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減少約20%,在相同工況下能耗節約8%,在國際船舶市場頗受歡迎。目前企業在手訂單已經排到了2027年。
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船舶設計研究所開發室主任孫權說:“為滿足國際海事組織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我們加大綠色環保船型的研發力度。目前,LNG雙燃料船舶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希臘船東TMS航運公司駐廠經理IOANNIS CHACHAMOPOULOS說:“我們對于船只的質量非常滿意,新時代造船是一流的造船廠,許多希臘船東都在考慮過來合作,因為船廠的口碑名聲是非常好的。”
在手訂單飽滿,生產如火如荼。在南通啟東,寰宇東方國際、中遠、華滋能源、京滬重工等船舶海工企業紛紛“安營扎寨”,20多家企業 “錯位”發展,形成船舶高端制造集群。上海振華重工啟東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船塢上,兩個風電安裝平臺正在緊張建造。企業主要承接各類疏浚船、起重船、海上風電安裝、運維船等特種海工船舶的設計和建造,已交付亞洲最大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中交一航局140米級打樁船“一航津樁”等系列大國重器。
上海振華重工啟東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新華說:“國外市場也在積極開拓,包括中東的沙特、阿聯酋,重點還是在海上的特種工程船為主。”
隨著LNG雙燃料動力船舶、海上特種工程船這些代表世界最前沿船舶制造技術在江蘇造船業“落地生花”,江蘇船舶產品結構逐步向高技術、高附加值延伸。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江蘇省出口各類船舶525.8億元,同比增長38.1%,出口規模繼續位居全國首位。其中,集裝箱船、散貨船分別出口196.7億元、201.6億元,分別增長88.5%和48%。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尹美又 康健 靖江臺 南通臺 江陰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