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港今年前11月吞吐量穩中有增,累計集裝箱吞吐量741.2萬標箱,同比增長1.5%;貨物吞吐量2.55億噸,同比增長5.5%。 計海新 攝
一個個大項目建成投運,一條條公鐵路通車通行,一個個產業園提速落地……眼下,2023年終進入倒計時,雖然氣溫降低,但發展的熱度不減,全省各地搶抓時間、鼓起干勁,咬定目標、全力沖刺,決戰“收官月”,決勝“全年紅”。
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工人正全力以赴趕制訂單,向年底地鐵、動車組、鐵路客車超2000輛的交車目標沖刺。本報記者 陳儼 攝
雖已入冬,但成千上萬的建設者奮戰在施工一線,處處呈現出熱火朝天景象,一批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各地在項目建設上持續攻堅,以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打好重大項目“收官戰”——
重大工業項目建設“不打烊”。進入12月,省重點工程儀征化纖年產300萬噸PTA項目建設者加班加點,力保年內按期高質量建成中交;在蘇州灣數字經濟產業園,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樞紐節點吳江算力調度中心迎來主體結構封頂……
重大交通工程項目“爭分奪秒”。北沿江高鐵滬寧段建設氣勢如虹,南京北站建設如期推進,鐵路建設在年尾再掀施工高潮;今年以來,4個干線航道項目、12個港口項目順利開工,公路港航在建項目齊頭并進。
12月9日,無錫市高新區,無錫奧特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在組裝調試光伏電池片串焊機。該公司客戶已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600多個生產基地,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2.39億元,同比增長76.74%。本報記者 陳儼 攝
12月9日,無錫市科虹標牌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組裝智能面板。該公司多年來為三星、松下、科勒、海爾等國內外著名企業配套生產各種家電和汽車裝飾面板。預計今年全年銷售額可達4.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本報記者 陳儼 攝
12月7日,天合光能鹽城基地全面提升生產線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生產工序串聯成線,高速運轉。 周晨陽 攝
一邊牽住重大項目的“牛鼻子”,一邊發揮經營主體的“主力軍”作用。高新園區內,制造企業加速“智改數轉”;生產基地里,企業全力以赴趕制訂單;公路港口中,貨車和集裝箱往來不絕。進入“收官月”,“想盡一切辦法挖潛,盡最大努力擴能”成為企業的共識。在一家家企業的年終沖刺中,一條條產業鏈完成強鏈補鏈延鏈,一個個產業集群愈發壯大。
12月8日,江蘇新構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生產預制橋面板,完成后將以“搭積木”方式完成現場拼裝,高效助力寧滁高速公路江蘇段主體工程全面開展。 孫宇光 攝
節點恰似鼓點,催人全力以赴。在飛濺的火花和川流不息的車船中,全省上下正以一馬當先的闖勁、一往無前的拼勁、一抓到底的狠勁,全力沖刺四季度、實干打好收官戰,確保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向上向好、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截至11月30日,理想汽車常州基地累計交付汽車325677輛,提前達成全年30萬輛銷量目標,加速向千億級企業邁進。本報記者 陳儼 攝
12月6日,徐工消防應急救援裝備、高空作業平臺兩大產業規模均位居國內榜首,產品相繼出口美國、俄羅斯、加拿大、荷蘭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企業營業收入預計較上一年提升22.9%,產能預計提升30%。本報記者 陳儼 攝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