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心內心外一體化,病人不再做“選擇題”

  最近醫療劇《問心》熱播,劇中崔院長克服困難,整合心內科、心外科,在東江設立了首家心臟中心,引發關注。日前,現代快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其實早在2014年,南京有一家醫院就成立了心血管中心。這家中心就是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南醫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近日,記者專訪了南醫大二附院副院長、心血管中心主任李慶國,探尋中心成立后給患者帶來的就醫體驗。

  據了解,經過10年發展,南醫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集心外科、心內科、血管科、心臟重癥監護、心臟麻醉、體外循環、ECMO 團隊、心臟超聲、心電圖、心臟電生理、心臟復合手術室以及心臟康復等學科為一體,真正實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為他們提供整合化診療方案。

△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中心


  基于病人就醫難點,整合心內外科

  得了冠心病,是心臟搭橋好,還是放支架好呢?對于肥厚性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是做消融好,還是外科切除好呢?房顫患者,是做導管消融好,還是外科的微創消融好呢……

  “近20年來,隨著心血管各個專業診療技術和設備突飛猛進的發展,很多心血管疾病診治的方法越來越多,邊界越來越模糊,一種疾病往往很多科室都能看。”李慶國介紹,拿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的治療來說,心內科可以做導管的封堵、介入科可以做超聲引導下的封堵,而傳統治療上,心外科可以做體外循環下的心臟直視手術。

  “可對于每個患者來說,究竟哪種方式更適合他呢?在傳統診療模式下,可能的情況就是,他找的是哪個科的醫生,哪個科的醫生就會用他們所擅長和熟悉的技術,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比如找的是介入科的醫生,醫生會選擇給患者進行超聲引導下的封堵,如果找的是心內科的醫生,醫生就給患者做DSA引導下的封堵,如果是心外科醫生,醫生會給患者進行經胸手術封堵,或者體外循環下修補。”李慶國說。

  正是基于病人就醫的難點和痛點,早在2014年李慶國就創新提出了把心內科、心外科整合在一起,成立了心血管中心。希望心血管病人不再“奔波”于各個科室,艱難做“選擇題”。他表示,醫學發展到今天,已經亟需各學科的融合,才能面對更復雜的情況,這也是未來醫學的發展趨勢。事實上,一些國家已有成功經驗,比如美國的克利夫蘭診所和美奧醫院等領先世界的醫學中心,它們探索發展了一種新型的疾病診療模式,就是以器官為中心或者以系統為中心的學科整合模式。

△ 李慶國(左二)在為患者做手術

  以病人為中心,提供整合化治療方案

  50歲的李女士(化姓)心慌胸悶20年,吃藥控制效果不佳,轉診到南醫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在這里她接受了全面的心臟檢查。心臟超聲顯示“動脈導管未閉”,心電圖檢查顯示“持續性心房顫動”。李慶國帶領團隊共同對李女士進行術前評估后認為,應該為患者施行“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和“左心耳夾閉”兩種手術方案。然而按照傳統分科來說,這兩種手術應該分屬“心內科/心臟介入科”和“心臟外科”施行,這就意味著李女士需要接受兩場手術,這對于家庭經濟壓力比較大的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在南醫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僅僅通過一次手術就能夠解決李女士的兩個病癥。于是李女士在南醫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接受了心內心外“雜交手術”,只要“一次住院、一次全麻、一場手術、一個創口”,卻同時解決了她的兩個病癥。

  14歲的小朱因先天性心臟病自幼飽受病痛困擾,家人帶她去了多家醫院,有的醫生建議做導管封堵,有的醫生建議手術治療,這讓家人左右為難,究竟哪一種才是最佳治療方案?后來經熟人推薦,家人帶她來到了南醫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經過中心診斷,單純的封堵或者傳統外科手術對她來說都不是最佳方案,于是李慶國為小朱進行“胸腔鏡體外循環下房間隔缺損修補”的微創手術,對小朱來說,這是創傷最小,又能完美解決心內畸形的治療方案。

  “為了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現在不僅是心血管中心的所有醫生都是圍繞著病人在轉,給他們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而且我們的儀器設備,甚至是空間結構都是圍繞著病人在轉”,李慶國告訴記者,2022年年底心血管中心整體搬入邁皋橋新院區后,在空間結構的設計上,比如手術室、導管室、復合手術室、重癥監護病房、心超室、心電圖室、心臟康復室,都在同一層樓,離病房都很近,這就大大地方便了病人,減少了他們的“奔波”。

  特色技術賦能,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

  5分鐘就拔管,聽起來難以相信,但這就是南醫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成立后實施ERAS理念下的“麻醉快通道技術”,也是中心成立后不斷探索,創新開展的特色診療技術。目前該技術已經應用于中心的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等各類重大心臟手術患者中,能加快患者恢復,大幅度減少痛苦感受。同時大大縮短了ICU住院時間,為患者節約大筆治療費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給患者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除了這項技術,心血管中心還能開展更多的特色診療技術:

  1.在冠心病的治療上對于原本需要做開胸手術搭多根橋的病人,在中心復合手術室里只需要同期外科小切口(不損傷胸骨),用自身動脈血管做最主要的病變血管,其他的病變血管放入支架,真正達到了微創的同時,病人的遠期效果更好,病人恢復快,痛苦小,住院時間縮短。

  2.對于復雜的主動脈弓部的病變,能采用去分支的技術,加支架介入的方式來解決。

  3.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確診,由于擔心疾病后果,患者往往伴隨整體生活質量的下降,南醫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專門配備了德國心臟康復全套設備以及專業的心臟康復團隊,心臟康復師全程參與患者整個治療過程。患者術前就能得到充分評估,給予相應心肺訓練措施,術后第一天即開始一期心臟康復鍛煉,為中心“麻醉快通道技術”提供安全保障。

  整合不僅僅是物理空間、學科的整合,真正能為患者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的是先進的學科建設理念、創新的診療模式、不斷優化整合的工作流程以及高技術的專家團隊,二附院用10年的時間做到了,實現了真正的國際化心血管中心。

  通訊員 陳艷萍 現代快報+記者 任紅娟

(通訊員供圖)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