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然而,前不久,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誕生了一個涂寶寶,只在媽媽肚子里待了6個多月。這個早到的“天使”,不僅僅是“個頭”小一點,更存在各臟器發育不成熟的問題,幸運的是,在該院NICU團隊優化操作流程和精心呵護下,涂寶寶在整個住院期間,沒有發生嚴重的感染,出生后96天成功出院。
△ 涂寶寶隨爸爸媽媽給醫院工作人員送錦旗 通訊員供圖
孕6月余,突發羊水大量流出
8月15日,涂女士孕6月余,突發羊水大量流出,頓感不妙的夫婦緊急趕至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進行積極保胎治療。入院后,產科、新生兒科進行了多學科會診,給予抗感染、保護胎兒腦神經、促進胎肺成熟等一系列處理。
兩天后,涂女士宮縮發動,送入產房待產。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接到電話后,立即派出專業復蘇團隊、帶著轉運暖箱,有條不紊地進入產房等待寶寶的出生。隨著媽媽一陣一陣地發力,涂寶寶誕生了,出生胎齡只有25+1周。復蘇團隊先后給予了保暖、面罩正壓通氣、氣管插管等措施,寶寶的膚色逐漸轉紅,稱重出生僅630克。出生后23分鐘,涂寶寶在復蘇團隊的保駕中轉入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
NICU嚴密監護,超早產寶寶逐步好轉
像涂寶寶這樣早到的“天使”,不僅僅是“個頭”小一點,更存在各臟器發育不成熟的問題,他們的成長之路注定充滿荊棘。首先面臨的就是“呼吸關”,入院后涂寶寶呼吸費力,給予了氣管插管下呼吸機支持。
住院期間,涂寶寶經歷了肺炎、撤機失敗、胃食管反流, NICU醫護團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加強氣道管理。出生后第40天,涂寶寶終于能夠“自由呼吸”,成功拔除氣管插管,改為無創正壓通氣支持。之后,涂寶寶更是一路高歌,向自由呼吸邁進。
其次是“營養關”,涂寶寶出生時皮膚極薄、血管更是細如發絲。為了能夠保證營養供給,NICU團隊第一時間給予了臍靜脈置管、后續又成功留置了經外周中心靜脈(PICC)維持靜脈通路。在加奶的過程中,需要密切監測寶寶肚子、排泄情況,防止出現嚴重的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血等問題。涂寶寶在NICU的嚴密監護下,奶量、體重一點一點的增加,小臉蛋也逐步圓潤起來。還有“感染關”,超早產兒免疫力極其低下,可能一個“小感冒”對于他們來說,都是致命的,在NICU團隊優化操作流程和精心呵護下,涂寶寶在整個住院期間,沒有發生嚴重的感染。
96天,涂寶寶順利出院
在NICU住院期間,涂寶寶并不孤單,改為無創正壓通氣支持后,爸爸媽媽就可以按時進入病房,進行袋鼠式護理,和寶寶零距離接觸。在闖過了一道又一道關卡后,涂寶寶終于在出生后84天,轉到了家庭化陪護病房,得到了爸爸媽媽24小時的陪伴。在家庭化病房醫護的細心指導下,涂寶寶的爸爸媽媽學會了換尿不濕、喂奶以及嗆奶急救等護理方法,并在出生后92天成功過渡為家庭化氧療。出生后96天,全家滿懷著喜悅,帶著涂寶寶出院。
在喜悅的同時,涂寶寶的爸爸媽媽又有一點憂慮:涂寶寶是在戶籍地參保的,雖然已辦理異地轉診手續,但臨時改名,導致參保地與就醫地信息不符,影響了寶寶直接刷卡結算。
醫院醫保辦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院外積極向上級醫保部門匯報,以符合醫保政策為前提,協調完成兩地醫保、醫院端程序的對接工作;院內積極聯系信息中心、財務處等職能部門,成立臨時協調小組,啟動應急流程,共同解決問題,幫助患兒在醫院實現了異地就醫直接刷卡結算。
近日,涂寶寶隨著爸爸媽媽,一起回到了醫院,給NICU、新生兒家庭化病房、醫保辦的工作人員送了錦旗,留下了一張張充滿笑臉的照片。
通訊員 王凝嫣 現代快報+記者 梅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