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楊永茂 記者 季雨)2024年元旦假期將至,在如皋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檢民警們佇立在碼頭一線,履行著自己的工作職責,用責任、擔當和奉獻,守護著國門口岸的安全穩定。
12月28日,在如皋港森松碼頭,一艘德國籍外輪正在裝載貨物。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是如皋森松重工與JGC伊拉克巴士拉煉油廠簽訂的99臺價值16億人民幣的煉油模塊,是如皋港開放以來,數量最多、貨物價值最大、作業周期最長的外貿出口項目。該項目施工技術要求較高,運輸難度大,共需分20個航次完成送達任務。由于作業時間較長,如皋邊檢站積極助力口岸發展,全面運行船舶“零等待”、離港“零延時”驗放流程,為開放碼頭企業提供7×24小時通關服務,確保船舶到港即作業,完貨即離港。自今年5月份以來,該邊檢站已順利完成該項目18個航次的外貿出口任務。
執勤二隊民警楊善杰說:“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堅守,已經使我與這些往來伊拉克的貨輪成為熟悉的‘老朋友’了,2023年我的最后一班勤務應該就是送這條船出境。”
近年來,如皋口岸業務量呈持續增長態勢,為進一步確保口岸安全穩定,該站通過科學增派警力、科學調整勤務,在發揮港區智能化管控的基礎上,采取車巡、步巡和定點值守等傳統執勤模式,對口岸限定區域人流密集的重點場所顯性用警、常態巡邏、動中備勤,做到“白天見警察、晚上見警燈”,不斷增強口岸安全度,實現出入境船舶安全高效順暢通關。同時,針對嚴寒天氣,該站還組織執勤民警對碼頭進行了安全大檢查,查找存在的安全隱患,有效防范和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對長期守護在口岸執勤一線的民警來說,節假日意味著要擔起更大的責任,無數移民管理警察堅守一線,共同維護著國門的安全與穩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默默付出彰顯著邊檢民警的忠誠與擔當,以優質高效的邊檢服務助力如皋口岸進出口貿易實現“開門紅”,為如皋口岸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貢獻邊檢力量、展現邊檢作為。(通訊員供圖)
(校對 張紅霞)